朱姓在我國源流眾多,蕭山博物館館長施加農(nóng)告訴記者,光在蕭山,除了朱家壇這一脈外,還有兩個支脈,分別是河上朱和浦陽朱。其中,浦陽朱姓是安徽鳳陽朱元璋的后人。
在中國歷史上,朱姓曾經(jīng)建立過兩個王朝,除了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另一個則是五代十國時期朱溫建立的后梁。
朱姓發(fā)源一直沒有確定的說法,比較有依據(jù)的有十二個源流,但沒有準(zhǔn)確的定論。
其中一個說法是,朱姓始成于西周,是古帝顓頊高陽氏之后。顓頊的玄孫陸終有6個兒子,第五子名安,大禹賜曹姓。周武王滅商建立周朝后,封安的后裔曹挾在邾(今天山東鄒城),建立邾國,又作鄒國。公元前614年,邾文公遷都于繹(今山東紀(jì)王城),到了戰(zhàn)國中葉為楚所滅,邾國貴族以國為氏,就是邾氏,后邾國君主支庶子孫又改為朱姓。
目前,可以比較確定的是,西漢朱質(zhì)有二子:朱禹、朱卓。朱禹在東漢后期的黨錮之禍中被殺,子孫避難逃到丹陽(今屬安徽);朱卓的后裔主要集中在陜西、河南、湖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