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黃珍
羊年春節,英文媒體上掀起了“中國羊年究竟是哪種羊”的論戰。由于英語中缺乏對羊的統稱,于是常見的翻譯有公羊、山羊、綿羊三種版本。不管是哪種羊,其實很多人不知道,在我們身邊,還有部分人姓羊。
昨日,據省公安廳治安總隊介紹,全省常住人口中有464人姓羊,分布在武漢、十堰、襄陽、潛江等地。其中,約半數羊姓人口居住在潛江。
在新洲養魚的羊教授 常被人誤會姓楊
3月6日上午,楚天都市報記者從武漢外環高速駛入新洲區陽楓大道,前行約10公里抵達龍王咀農場。這里毗鄰長江,魚塘眾多,阡陌之間,不乏守塘人值夜的小屋,一色的紅瓦平房。
從武昌搬到新洲當農場主,武漢理工大學退休教授羊松衡就住在一棟這樣的平房里。他今年77歲,和老伴一起在農場租了50畝地和90畝魚塘。他們在農場里住了近20年,今年的羊年春節最是熱鬧。羊姓逢羊年,農場職工都到他們家拜年,要沾沾喜氣。
教授姓羊,山羊的羊?起初,農場里的人并不相信。事實上,很多人第一次和羊松衡打交道時,也有這種疑惑。羊松衡曾任武漢理工大學英語教研室主任,退休前常去全國各地開會、進修。“你貴姓?”“我姓羊。”“噢,是木易楊嗎?”“我姓山羊的羊。”每當有人詢問,羊松衡總是認真地糾正。“你真會開玩笑,哪有這個姓?”“我真姓羊。”直到羊松衡掏出身份證,對方才相信。
讓他最尷尬的事情,莫過于參加高校間的業務交流研討會時,會議資料上常寫錯姓氏?吹阶幻粕蠈懼“楊松衡”或“陽松衡”,他不知道該不該去坐,總要問問主持人。
前幾年,羊教授賣豬、賣魚、賣蔬菜,一年的收入也有10多萬元。每周,工人將新鮮的蔬菜送去理工大,總引來很多老師爭相購買。
最近兩年,羊教授的歲數大了,沒有精力去跑銷路,養成的大魚至今還留在水塘里。不過他說,養魚、種菜就是圖個樂子,也不為了賺錢。
羊姓源遠流長 全國約20萬人
羊松衡戶籍地在武昌楊園,1956年考入武漢交通科技大學。他說,解放前,部分羊氏族人為了表示對姓氏的敬畏,從來不吃羊肉。但不吃羊肉并未列入家規,解放后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也就不那么講究了。
羊松衡祖籍湖南邵東縣羊家沖。在他的老家,羊氏一族有嚴格的家規,族人要愛族愛家,不能有暴力行為,不準吸毒,不準賭博。女的不準破壞他人家庭,男的不準偷盜。他還講了一個因為打老婆動家法的故事。解放前,曾有一個村民因為家庭瑣事吵架,失手用農具打破了妻子的頭,導致血流不止。族長得知此事后,當即開祠堂,命令犯事的村民跪到祖宗牌位前思過,并向妻子道歉。那次還動了家法,犯事者被一根半米多長的竹篾片打了幾十下,村里的孩子們都被叫去接受教育。
羊松衡的另一個身份,是中華羊氏文化研究會的副會長,研究會目前在全國有羊姓會員上千人,而全國約有超過20萬羊姓人口。“很多人覺得羊姓很少見,以為我們是少數民族,其實我們是地地道道的漢族。”羊松衡說。
事實上,羊姓源遠流長,名列百家姓第202位。在歷史上,羊姓也曾是赫赫有名的大姓。羊氏祖先,可上溯至周文王、周武王。據羊氏族譜記載,周武王姬發的兒子叔虞的封地是唐(今山西翼城西),所以叫做唐侯。唐侯第十九代孫有一個人叫突,被冊封到羊舌(今山西洪洞縣)做大夫,于是以羊舌為姓氏。羊舌一族就成了名望頗高的公族世家。后來,因為在政治斗爭中失敗,羊舌公族遭到異姓六卿殺戮,族人為了避難而改為單姓羊。
羊姓族系龐大,但傳至近世,卻人丁相對單薄,從全國人口比例上來說已屬小姓,與其顯赫的歷史地位不甚相符。“主要是因為羊氏族人大多改成了別的姓氏。”羊松衡說,相當一部分羊氏族人因遷徒、避難和皇帝賜姓等原因,改姓為楊、陽、揚、王等。
武漢有幾十人姓羊 均是漢族
武漢有多少人姓羊?中華羊氏文化研究會介紹,只有幾十人,據他們所知均是漢族。不過,羊松衡能接觸到的,也就十來人左右。
在漢口航空路附近,住著一戶羊姓居民。76歲的羊幫玉是從浙江杭州搬到武漢的,退休前在一家軍工企業上班。他的老伴胡婆婆說,婆家在杭州是一個比較大的家族,有幾十口人都姓羊。他們有3個子女,戶口也在武漢。9歲的孫子在航空路附近一所小學上學,同學們都很喜歡他。今年是羊年,他們在孫子的床頭、書桌上擺放了好幾只羊,意思是鼓勵他要做喜羊羊,不做懶羊羊。
武漢工程大學大二女生羊賽花今年20歲,被同學叫做“羊咩咩”。剛進大學時,在班上自我介紹,同學們都很驚訝,“還有人姓羊?”到了班上,她就成了同學們的開心果,綽號有“羊咩咩、小山羊、小羊、羊羊”等。
有一年,恒源祥的廣告火了,同學見面就喊她“羊羊羊”。再后來,《喜羊羊與灰太狼》爆紅,她就成了各種羊:拍張寫真就叫美羊羊,考試拿高分成喜羊羊,上課遲到就是懶羊羊,動作慢點就是慢羊羊。就連她的生日聚會,同學們也是圍在一起唱:“喜羊羊美羊羊懶羊羊沸羊羊……”
潛江兩個村大多姓羊 人數超過200
據了解,當代羊氏族人主要分布在四川三臺、海南儋州、江蘇阜寧常州等地,湖北的人數并不多。昨日,湖北省公安廳治安總隊戶政部門負責人向楚天都市報記者介紹,全省常住人口中有464人姓羊,還不到全省總人口數的十萬分之一。其中,約有半數羊姓人口居住在潛江。
幾年前,羊松衡受中華羊氏文化研究會委托,去襄陽硯山走訪。硯山,當地人又叫羊祜山,山上有羊祜的功德碑。當地人介紹,西晉鎮南大將軍、太傅羊祜曾奉命鎮守襄陽,殫精竭慮謀劃晉朝與東吳的最后一戰。他還大力開墾農田,僅用3年便積蓄了10年的軍糧。羊祜去世不到兩年,自東漢末分裂百余年的華夏大地重新實現統一,晉武帝流淚說:“這都是羊太傅的功勞啊。”
羊松衡說,至今,襄陽仍活躍著一批羊氏族人,但目前所知的襄陽羊姓都是從外地遷入的。為了紀念羊祜,國內的一些羊氏宗祠,也以“硯山堂”命名。
去年7月,潛江人羊道忠在網上找到中華羊氏文化研究會,稱當地有不少人姓羊。羊松衡專門到潛江走訪,發現那里有兩個村的村民大多姓羊,人數達到兩百多人。
另據媒體報道,十堰市有23人姓羊,全部是漢族,不少人在東風公司工作。東風職工羊敏的祖籍就是襄陽硯山,族譜可追溯至清代,后來父輩遷往江蘇常州,上世紀60年代從老家來到二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