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歷史傳說 >> 姓氏文化 >> 瀏覽文章

“客家”稱謂的由來

2015/6/10 18:10:03 點擊數: 【字體:


    客家人系中原漢人南遷而形成,但并非所有南遷的中原漢人都是客家人,且南遷之初也沒有“客家”這個名稱。那么,客家民系是什么時間形成的,“客家”稱謂又是因何而產生的呢?這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清的,因為這個在客家研究中被稱為“客家界說”的問題,眾說紛紜,并未統一的答案。

    羅香林《客家源流考》說:“客家先民,其南徙,雖肇自東晉,然而形成特殊之系統,則在五代以后……客家一系,以僻處丘陵地帶,外緣較少,其語言變化,尚不若潮語廣州語等之劇烈。鄙意欲定客家界說,自時間言之,當以趙宋一代為起點?图揖拥,雖至今尚無普遍調查,然依其遷移所居,大體言之,其操同一客語而與其鄰居不能相混者,則以福建西南部,江西東南部,廣東東北部,為基本住地,而更及于所再遷之各地,此就空間言之者也。”這里明確指出客家民系形成于宋代,其標志是有集中居住地(主要是閩西南、贛東南、粵東北),說客家話,“與其鄰居不相混”。他又說:“至于客家的名稱由來,則在五胡亂華中原人民展轉南遷的時候,已有‘給客制度’!赌淆R書·州郡志》云:‘南袞州,鎮廣陵。時百姓遭難,流移此境,流民多庇大姓以為客。元帝大興四年,詔以流民失籍,使條名上有司為給客制度。’可知客家的‘客’字,是沿襲晉元帝詔書所定的。其后到了唐宋,政府簿籍,乃有‘客戶’的專稱。而客家一詞,則為民間的通稱。‘客’的稱謂,雖說由來已早,然其民系的系統構成,則當如上述的在五代以后。”這是說客家的“客”字來源于東晉元帝時的“給客制度”,與唐宋時期政府簿籍中的“客戶”一詞也有關;民間在“客”后加“家”,通稱“客家”;先有“客家”稱謂,五代以后才形成客家民系。

    王力先生《漢語音韻學》說:“客家是‘客’或‘外人’的意思,因此,客家就是外來的人。”

    臺灣清華大學中國語言學系客座教授沙加爾博士《論客贛方言的關系》說:“所謂客家人,應該是‘客戶—主戶’這個相對的稱呼而來的。”

    1987年出版的《民族辭典》對“客家”的解釋是:“漢語廣東方言稱為‘恰卡’(Hakka),‘客而家焉’或‘客戶’之意。”

    陳美豪先生《思考與探索》(載于《客家民俗》1989年第一期)說:“由于客家人有強烈的祖先崇拜觀念,不忘自己的祖先是‘夏家人’,有理由認為就是‘客家人’這種稱謂的由來。”

    陳修先生《“客家”稱謂新說》(載于《嘉應大學嘉應師專學報》1989年第三期)說:“所謂‘客家’就是‘河洛’二字之音變,而記錄語言者則‘依聲托事’,誤將‘河洛’以同音或近音字去代替寫成‘客家’。所謂‘客家人’,即‘河洛人’,亦即從河洛地區遷從而來的。”

    劉佐泉先生《客家歷史與傳統文化》一書,在論述“客家”稱謂由來時說:“客”,“一是對主人而言的客人”,“二是指一些外來的地位比較低的人民”;唐宋時期政府編的戶籍上的“客戶”,指的“是沒有土地的租田生產的佃戶(佃客)”;“絕大多數客家先民都是佃客(佃農),或多住山區,所以直到長期定居,形成客家村乃至客家縣的時候,仍然比較貧困”;“家”是詞尾,“來自口語”。又說:“‘客家’之稱謂來由:一因客家先民大多數為‘佃客’之故;一是相對于‘廣府’、‘福佬’而言,先入為主,后進為客的‘客’。故‘客家’一詞便包涵兩層意思:一是經濟、階級地位而言的,一是入粵時間順序而言的(客家人入粵最遲)。概而言之,‘客家’者,后來遷入并多充當佃客的北方南下漢人之謂也。”關于客家話的形成與“客家”一詞的始出,該書說:“客家先民雖肇始于秦漢及東晉‘五胡亂華’之際,而客家方言的源頭卻在中唐‘安史之亂’流徙至江西居住時期、形成于趙宋。至于‘客家’這個名辭是十七世紀才出現的,以前的地方志沒有提到這個名辭。在后來的文獻中不僅出現‘客家’,而且常常是‘土客’并提。”關于客家民系的形成時間,該書說:“客家高度的種族集團(民系)自覺性的形成,乃至客家民系最后形成的標志是清嘉慶戊辰(十三年,1808年)客家學者徐旭曾先生所作的《豐湖雜記》。”即認為客家民系的形成不在秦、漢,也不在元、明,而是在清代。

    綜上所述,客家的“客”字來源于東晉元帝時的“給客制度”,與唐宋時期政府簿籍中的“客戶”一詞也有關;民間在“客”后加“家”,逐漸才有了“客家”的稱謂。先有“客家”稱謂,到了17、18世紀才正式形成客家民系。作者:謝鈞祥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