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歷史傳說 >> 姓氏文化 >> 瀏覽文章

倪——出自古代邾國的姓

2016/3/1 16:02:00 點擊數: 【字體:

倪——出自古代邾國的姓

    南宋鄭樵《通志·氏族略》說:“倪氏,即郳氏也,避仇改為倪。”又說:“郳氏,曹姓,即小邾也。邾挾七世孫夷父顏,有功于周,次子友父別封附庸,為小邾國,以居郳,故又稱郳國,今沂州滕縣東南郳城是也。《樂史》云,郳城在承縣。或云邾武公封次子于郳,是為小邾,后失國,子孫為郳氏。”又說:“兒氏,即郳氏也,或省文作兒。”兒,姓氏古籍列為“齊”韻,注為“音倪”。于此可見,倪氏即郳氏、兒氏,讀作ní,出自古代邾國。

    邾國又作鄒國,亦稱邾婁,傳為顓頊后裔挾所建立,曹姓,子爵,建都于邾(今山東曲阜東南南陬村),公元前614年邾文公遷都于繹(今山東鄒縣東南紀王城)。邾武公(即邾挾7
世孫夷父顏)有功于周朝,其子友(《世本》說名肥)被另封于郳(在今山東滕縣東),為邾國的附庸,稱為小邾、小邾婁或郳國。戰國中葉,郳國為楚國所滅,子孫以國為氏,稱為郳氏,后避仇改為倪氏,或省文作兒氏。南宋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辨證》說:“春秋時,小邾穆公之子甲,仕宋,又奔鄭,始以國氏,為之郳甲。”按此說,則春秋末期已有郳姓,形成于鄭國(都今河南新鄭)。

    兒氏還有一支系少數民族改姓,出自今河南洛陽。代北鮮卑族原有復姓賀兒氏,北魏孝文帝于494年遷都洛陽后,進行漢化改革,于496年將其改為單姓兒氏。

    自郳甲之后,史籍中見不到郳姓人物,只有兒、倪姓人物,而且,兒姓基本上都是先秦和漢代人物,以后絕大多數為倪姓,極個別的為兒姓。于此可見,郳、倪、兒姓,雖同出一源,同音通用,但其演變趨向是統一為倪姓。

    戰國時有辯士兒說(yuè),宋(今河南商丘)人,約與惠施同時,曾持“白馬非馬”說折服齊國稷下之辯者,又以詭辯方法為宋王解閉結,有名于時;還有兒良,善兵家權謀之學。西漢有兒湯,高祖時為中謁者;兒寬,千乘(今山東高青北)人,治《尚書》,為孔安國弟子,任左內史期間,勸農業,緩刑罰,修水利,后任御史大夫,與司馬遷等共同制定“太初歷”;還有監淄(今屬山東)人兒萌(一作倪萌)。這說明早期的兒姓人物大都出自今山東、河南,并有游宦于今陜西省境者。

    《姓氏考略》稱,倪氏“望出千乘”。千乘(shèng)郡,西漢置,治所在千乘(今高青縣高苑鎮北),轄境相當今山東北博興、高青、濱縣等地,東漢改為樂安國,但千乘縣一直存在至宋代。據《唐貞觀八年條舉氏族事件》載,青州千乘郡一姓為倪氏。可見自西漢至唐代,千乘一帶一直是倪氏的發展繁衍中心。此外,唐玄宗時有戶部侍郎倪若水,中山槁城(在今河北省境)人;五代荊南國都指揮使倪可福,因克敵有功,被荊南王高季興賜田于江陵(今屬湖北)東30里,使子孫聚居,名為“諸倪岡”;五代南漢(都今廣東廣州)有侯官(今福建閩侯)人倪曙,官至尚書左丞同章事。這說明至遲在唐代倪氏已有徙居于今河北、湖北、福建、廣東者。從宋代開始,南方又有今浙江、安徽、江蘇、湖南、江西、上海等省、市的倪姓人物彪炳于史冊,北方的山西、陜西等省也都有倪氏的聚居點。其中,元代出現一位兒姓人物,叫兒念四,絳州(治今山西新絳)人,至元中任鄆城縣達魯花赤(官名,蒙古語鎮壓者、制裁者、蓋印者之意,轉而有監臨官、總轄官之意),有治行。從清代開始,閩、粵倪氏陸續有人移居臺灣,后又有人去新加坡等國謀生。

    倪姓名人輩出,除上文述及者外,北宋有監察御史倪千里,詩人倪濤;南宋有地理學家倪樸,禮部尚書倪思,大理寺正倪祖常;元代有學者倪士毅、倪尚誼、倪淵,文學家倪道原;元末有紅巾軍徐壽輝部將領倪文俊,還有著名書畫家倪瓚。倪瓚,無錫(今屬江蘇)人,其畫簡中寓繁,似嫩實蒼,對文人水墨山水畫有新的發展,與黃公望、吳鎮、王蒙合稱“元四家”;兼工書法,亦善詩。明代較著名的倪姓人物是明末浙江上虞人倪元璐,他官至戶部尚書、翰林院學士,能詩文、書畫。明代還有吏部尚書倪岳,醫學家倪繼德,學者倪復,畫家倪端。清代有河南巡撫、學者倪文蔚,畫家倪含、倪志遠、倪國璉,圖書收藏家倪模。近現代有北洋皖系軍閥倪嗣沖。

    倪姓在當今以人口多少為序的中華姓中排名第111位,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14%;在臺灣姓氏中居于第95位。倪姓分布很廣,尤以江蘇、湖北、上海居多,這三省市倪姓約占全國漢族倪姓人口的60%。

    倪姓不僅是漢族常見姓氏,而且滿、蒙古、土家等少數民族也都有倪姓。此外,日本侵占臺灣時,臺灣倪姓曾被迫改用日本姓兒玉,直至1945年臺灣光復后,才恢復倪姓。作者:謝鈞祥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