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歷史傳說 >> 姓氏文化 >> 瀏覽文章

卓——源于楚公子卓的姓

2016/3/3 11:31:38 點擊數: 【字體:

卓——源于楚公子卓的姓

    卓姓出自戰國七雄之一的楚國。楚威王熊商(公元前339年至公元前329年在位)有個兒子叫公子卓。卓的后代有個叫“滑”的人,在楚國任大夫,以先人的名字為姓氏,姓卓,稱卓滑。這就是《戰國策》所說卓姓為“楚大夫卓滑之后”。因楚國都城在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紀南城),胡卓姓祖根在今湖北。

    戰國時期,卓姓族人已有遷至今河北省境者。戰國、秦、漢間有大商人卓氏,其祖先為趙國人,秦破趙時被遷到蜀,居于臨邛(今四川邛崍),冶鐵成為巨富,有家僮千人。西漢時,臨邛有卓王孫,也是個大富商。卓王孫的女兒卓文君,善鼓琴,喪夫后寡居在家。辭賦家、成都(今屬四川)司馬相如過飲于卓氏,以琴心挑之,文君與司馬相如一同逃往成都。因司馬相如家貧,不久,他們又同返臨邛,文君當壚賣酒,相如和傭保雜作。卓王孫深以為恥,分財產給他們,使回成都。他們的故事流行民間,舊小說、戲曲曾取為題材。

    西漢末有卓茂,南陽宛(今河南南陽)人,平帝時任密縣令,王莽秉政時任京部丞,后因病免職歸家。東漢光武帝劉秀建武元年(25年),被任為太傅,封褒德侯。他和魯恭都以循吏(舊謂遵理守法的官吏)見稱,因之詩文中以卓、魯合稱,作為能吏的典型。他的長子卓戎,官太中大夫;次子卓崇,官大司農,封汛鄉侯。卓崇的兒子卓棽、孫卓欣等皆襲封為侯。這說明東漢時期南陽卓氏為名門望族。三國時吳國有卓恕,居會稽(今浙江紹興),曾到建康(今江蘇南京)作客,可見當時江、浙一帶已有卓氏。

    據崇正同人系譜“卓氏”條載:“晉五胡之亂,中原望族相率南奔。粵(今廣東)有卓*者,為建安(治所在今福建建甌縣南)刺史,后因家焉。”由此推知,西晉末年的永嘉之亂時,中原卓氏開始遷入福建,后又有部分人移居廣東。宋代,卓氏稱盛于福建,主要分布于莆田、福清、永春等地。此外,唐代有卓英璘,為金州(今陜西安康)人;南宋鄭樵《通志·氏族略》說卓氏“望出南陽、西河”。南陽卓氏已如前述。西河郡系唐天寶、至德間改汾州置,治所在蒲子城(今山西隰縣)。這說明在唐、宋以前,卓氏還分布于今陜西、山西一帶,而且在山西形成望族。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福建人卓飛虎移居臺灣鳳山縣開墾、練武,為卓氏入臺之祖。自干隆年間開始,卓氏入臺人數逐漸增多。此后,閩、粵、臺卓氏有部分人到海外謀生,僑居于泰國、新加坡等國家。

    卓姓名人除上述者外,南宋有莆田人卓得慶,景炎中任古文殿修撰戶部尚書,元兵逼城時與其二子死于難,被稱為“忠孝父子”。明代有瑞安(今屬浙江)人卓敬,洪武進士,為給事中,遇事敢言,曾密疏請徙燕王朱棣于南昌,事不行,燕王即位(即明成祖)后,不屈被殺,但明成祖嘆息道:“國家養士三十年,惟得一卓敬。”明代還有詞人卓人月,畫家卓小仙、卓迪。清代有武英殿大學士卓秉恬。

    卓姓在當今按人口多少排次序的中華姓氏中,名列第256位,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025%,分布很廣,以四川、福建、廣東居多,這3省卓姓約占全國漢族卓姓人口的66%;在臺灣為第68大姓。卓姓不僅是漢族常見姓,而且在臺灣土著、黎族中也有卓姓。

    此外,在廣東、臺灣、東南亞地區及香港,都有韓、何、卓、韋、藍5姓聯宗組織。據旅泰華僑藍東海先生考證,卓、韋二姓聯宗,起源于韓姓,分支于廣東,其祖先為“漢初三杰”之一韓信的后裔。韓信被呂后所斬,西漢丞相蕭和為保全其血脈,曾密派蒯徹把韓信的兩個兒子藏匿粵中,為了安全,改名換姓,將“韓”字分拆為二,一為卓姓,一為韋姓,子孫一直沿用至今。作者:謝鈞祥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