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郎廟遺留文物
關于毛郎廟,有著各種各樣的傳說:
傳說之一:
風水寶地穴設廟鎮妖怪
相傳:大奎嶺這架山梁,從起脈至落脈象似一條怪獸脯伏在那里,距遠觀望,似龍非龍,象魚非魚。風水家說是一條假龍,因前是龍頭,后是魚身。傳說:遠古時期這一帶經常有一條怪獸出沒,興妖作怪,天災人禍,生命涂炭,民不聊生。人們無耐只好祀禱上蒼,玉皇大帝派天神毛郎、奎星二位大將下凡,降臨人間斬妖除怪,才使這一方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人們安居樂業,為了紀念這兩位天兵天將的大恩大德,在龍的正頭上建一座“奎星閣”,在魚尾上蓋一座“毛郎廟”。一來使他們永遠受人們敬仰、享受人間香火,延續至今。二來可以鎮妖除邪。大奎嶺的地名也是因奎星而得,延用至今。
傳說之二:
廣生送子女眾神來相助
傳說:很早以前,這一帶由于怪獸興妖作怪人煙稀少,虎狼成群,荒草湖地。玉皇大帝派廣生神帶著他的三個老婆,來到這里專為人間送子送女繁衍后代,但虎狼盛行,瘟疫流傳,十有八九中途夭亡,人們瞞天怨地,廣生神只好上天庭匯報。玉帝正在無耐之時,太白李金星出而參奏:“凡間江南一帶,有一位年青少壯的獵人,名叫毛郎,武藝高強,百發百中,驅狼除虎,不在話下,何不召他歸天封為天神大將,下派此地。至于瘟疫疾病,那是藥王孫真的拿手把戲。”玉帝準奏。廣生神又增加內勤力量,供奶圣母、眼光圣母、種豆娘娘、看花姐姐眾神一同下凡。才使這一帶風平浪靜,人財興旺。毛郎歸天成神之后,他的江南家鄉那個村改名為毛郎村,康熙字典上有這個地名。人們為永遠保這一方平安,才蓋起了這座廟宇,受人們萬代敬仰。正殿供上廣生神及三位奶奶以及供奶圣母,眼光圣母,種豆娘娘,看花姐姐(引娃之神)。東殿供上毛郎神,左手牽著一只狗,右手高舉斬妖劍,左腳踩著一只虎,右腳踏著一條狼,兩邊是他制服的虎狼二將,張嘴瞪眼,兇剎惡像,威風凜凜。西殿上藥王孫真,他坐在被他救活的虎背上。兩邊是一個開藥方,一個司藥的小徒弟,慈祥端莊,文質彬彬。
傳說大奶奶一次有一百個男女的發放指標,二奶奶有兩個,三奶奶只有一個。大奶奶為人寬厚、忠實、勤勞,所送子女多為耕種農桑;二奶奶聰明,所送多為作官經商;唯有三奶奶狡猾尖端,貪受賄祿,愛財如命,人們的供品,百日收回,好耍聰明,但壽命不長,只要愿多供大,也能成人,但多為無惡不作,人間敗類。廣生爺專管監督、視察,誰家不行善,那戶光作惡的將所送子女,重新收回給以懲罰。
傳說之三:
朝頂第六站神靈定吉祥
相傳:古代南華洲上老爺頂天壇山朝頂,毛郎廟是大峪鄉境內的第六個必經站口。南華洲就在現在的湖北一帶,大峪鄉共有七個站口,站站有奇景,處處有傳說,一站一柱香,一站一磕頭,一生保平安,終生有幸福。第一站:叩頭端,黃河北岸的白溝村境內;第二站:泰山廟,在良莊村境內;第三站:湯王廟,大峪村南;第四站:大柏樹,大峪村中;第五站:狐仙洞,西坡村境內;第六站:毛郎廟;第七站:鄧銅廟,草溝村境內。
傳說路過這里必須得進廟燒香磕頭,抽簽對口詞,大概意思是,簽上有題目對答,或是云詩簽對,或是猜迷之類。對答上者,立即可走,為上吉,有運氣。對答不上者,必須住上一夜通宵為神靈燒香守神,為中吉,有福氣。答對不上,又不守神闖過的為兇,定有災難,廟后山崖上原來刻有所對上的名詩名句,現已損壞。
傳說之四:
此地顯神靈報恩修廟宇
相傳:古時候有一窮書生,姓啥名誰,已失傳,進京趕考路過此地,因饑餓、寒冷、染病暈倒在此。他做了一個夢,夢見三只狼,一只狼抱著他,他躺在狼身之上,渾身暖烘烘的,一只狼在左邊,端著香甜可口的飯菜,一只狼在右邊,端著茶水、水果、毛巾之類,他又饑又渴,只好飽餐一頓。一覺醒來,三只狼還在身邊,當他驚嚇害怕之時,突然無影無蹤,銷聲匿跡。突然出現一位老態龍鐘、白發蒼蒼的老者,對他說:“魁星兄弟,你在這里已經睡了九九八十一天了,趕快上路吧。”說完眨眼不見了,他很奇怪。他記得到這里時大雪紛飛,鋪地三尺,寒風刺骨,頭暈眼黑,怎么一覺醒來,風和日麗,花草遍地。病也好了,匆匆上路。最后考中頭名狀元,李想為報狼恩蓋一座三郎廟而請示皇上,皇上知道此事很受感動,親筆為他題了“三狼廟”三個金字大匾贈給他,懸掛在山門之上,晝夜金光閃閃。后來傳說南蠻人盜寶給偷走了,從此三狼再也沒有出現顯靈,才知道是個寶匾,后悔莫及,為時晚矣。
傳說之五:
周半縣失姣子許下宏愿
雙樹影報消息三狼相救
相傳:黃河南岸有一個周員外,家大業大,土地占有半個縣,人們叫他周半縣,年過花甲才得一子,愛如掌上明珠,可偏偏先天性營良不良,個子矮小,骨瘦如柴,百病纏身。在他六歲生日那天,一陣大風過后,突然失蹤,他耗盡了半個家業找遍了九州十八縣也沒有找到,他哭的老眼昏花,一晃三年過去,還是沒有音信。無耐他許下大愿,孩子要能找到,我修廟宇、塑神像,一天一磕頭,一天一燒香。一天在他家正堂墻上映出一雙大樹影子在擺動,樹不遠有三只狼和一個小孩在玩,很象丟失的姣兒,定眼一看,無影無蹤,又一看又顯現了來,時隱時現,天天如此,他想弄個明白,這是哪里的樹影子,他騎馬又跑遍了九州十八縣,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在黃河北岸的大奎嶺上找到了一雙大黃楝樹,很象他家墻上的影子,他心懷疑,就把自己的金馬鞭掛在樹上,回到這里一看,果然不錯,影子上又多了一條馬鞭的影子,他才相信就是這雙大樹,在又來取金馬鞭時,看見三只狼正圍著一個白白胖胖、紅光滿面的小孩在玩,小孩一下撲進他的懷里,定眼一看,正是他三年前丟失的姣兒,比以前更高更白更胖了,再看時三只狼無影無蹤。小孩對他說:“一陣大風來了一只老鷹,抓住我就飛,飛過黃河,有三只狼一直緊追,老鷹無奈,丟下我逃命飛走了,三只狼對我可好,想回去也不知道家在哪里。”當他拾金馬鞭時,象扎根一樣,怎么也拾不起來,突然想起許愿蓋廟之事,他回去變賣家產,在放馬鞭的地方,蓋起一座“三狼廟”,專人看守。雙黃楝樹于民國三十年枯死,奇怪又在原地上長出一雙小樹來,據老年人回憶,和原來的一樣,只是細小,因年代太短之故,現有對把來粗。大奎嶺傲然屹立,雙樹在茁壯成長,可“三狼廟”卻變成“毛郎廟”。
傳說之六:
廟址上一團火象似人心
雪地里躺嬰兒欲抱不見
傳說:古代沒有蓋廟以前,這里夜半三更經常有一團火,熊熊燃燒,象似人心,六嶺、堂嶺、大奎嶺的人都能見到,有的人還跑上去看個究竟,快到時變一紅色嬰兒,到跟前,無影無蹤。返回去又是一團火。看到的多了,傳來傳去,越傳越神。還傳說:行人到這里,經常發現雪地里放一嬰兒,彎腰去抱,突然不見,直起腰又可看見,彎下腰又不見,幾次往復還是一樣,也是傳來傳去,越傳越奇。還有的傳說是,這地方經常發現一位老太婆坐在這里哭,夜深人靜時還能聽到哭聲,悲悲泣泣讓人心酸可憐,到跟前無影無蹤,傳說這是神仙點化,才在這里蓋上廟宇。以后,這現象再也沒有了,以前的變為傳說,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