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初夏時節,巍峨聳立的太行山早已是一派蔥蘢繁茂的景象了。五一,天氣晴好,微微刮著涼爽的風,我們一家三口準備向太行山內的河口進發。
路上遇到了不少游人,有認識的,但多數是生面孔。大家都是趁節假日出來游玩的。河口清新的空氣、清澈的河水、原生態的味道,吸引了很多人到這里來放牧自己的心靈。
過了大社村,從高大的鐵路立交橋下穿過,就進入了河口。眼前是一條新鋪的水泥路,盤繞著山腰,蜿蜒沒有盡頭。順著有點陡峭的路一直往前走,經過河口水電站,停車駐足,站在高處,極目遠眺,如畫的美景盡收眼底。水聲“嘩嘩”,電站里的水沖下去,在與河道的交叉處形成一個大的水洼。山谷的底端是寬闊的河道,河道的水纏繞著谷底,淺淺地、緩緩地向南流去。河的兩岸鋪滿了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鵝卵石,它們懶懶地躺在岸邊、橫在水里,靜觀往來游人。
由于雨季還沒有到來,河口的水量比較小,河面比較窄。在一些轉彎處有河流常年沖刷而形成大的水坑,這些水坑是魚兒的天堂。
一路上走走停停,清風調皮地掠過發髻,拂在臉上,有點癢癢的感覺。山風過處,草木舒展腰肢,歡快地跳著舞。山上長滿了各種各樣的樹,我認識的只有楊樹、柿樹、椿樹、桃樹,還有高高低低的灌木叢。那些不知名的花花草草,都沐浴在陽光下,釋放著自己的美麗。一陣風刮過,樹葉高興地拍著手掌,發出悅耳的聲音。聽著天籟之音,真是一種享受。下面河道邊的游人在盡情地嬉戲,有的在岸邊野炊,有的在悠閑地垂釣,有的躺在石頭上享受日光浴,有的干脆跳到河里摸魚蝦,也有的拿出相機,把美好的瞬間定格在可見的記憶中。
山路時高時低,低的時候離河床很近,可以看到河底的石頭和石上的青苔,甚至小魚吐的泡泡也很清晰。偶爾有大的魚兒躍出水面,濺起一團水花,一圈圈漣漪蕩漾開來,在陽光的照射下,粼粼發光,仿佛仙女的珠寶項鏈一不小心散落到幽谷里了。
河也隨著水深的不同不斷地變幻著深淺不一的顏色:淺白、淡綠、深綠、墨綠,猶如濃淡相宜的水墨畫。更有幾只水鳥優雅地邁著修長的腿在石間漫步,尋尋覓覓,啄些小魚蝦聊以充饑,一旦發覺有人靠近,立即警覺地雙腿一曲,撲楞楞地飛向空中,在山頂盤旋復盤旋,等待時機再次降落。
不知不覺中,我融進了這醉人的美景中去了,真想一醉千年永不醒來。
河口像待字閨中的小家碧玉,很多人都還沒有聽說過,更沒有到過。但是,隨著河口水電站大壩的修建,這里必將會進一步開發,河口最終會揭開她羞答答的面紗,向世人亮出其美麗的容顏,迷倒千萬游人,讓人們在這里不醉不歸。(衛瀟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