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噲是秦漢之間一位虎將,是漢高祖劉邦的同鄉,與劉邦連襟,妻子是呂后的妹妹。他最早跟隨劉邦起義反秦,戰功卓著,封舞陽侯。
楚漢相爭,劉邦戰敗,丟下太公、呂后,逃到河北,只有樊噲護駕。在武陟過澗溝時車軸折斷,樊噲以胳膊當車軸,趕車救劉邦到蔡莊。劉邦脫身后到小修武(今修武紙坊、武陟謝旗營一帶)奪韓信兵東山再起,成為漢高祖。后人在澗溝建高祖廟,在蔡莊建樊噲廟祭祀先圣先賢,當地流傳許多有關劉邦、樊噲的神話傳話。
歷史上,樊噲以忠勇憨厚,在鴻門宴上敢于冷眼面對西楚霸王、在朝堂敢于“排跶而入”,規勸漢高祖劉邦,甚至敢于責備、怒罵。傳說則在史實的基礎上,依照人民群眾的愿望,變成了敢于為民做主、為民辦事的好官,行俠仗義、抑惡揚善、扶弱濟貧的正義之神。兩千年間,經過無數人的口頭加工,樊噲已成為深受世人叩拜、敬仰的保護神,雖然年月久遠、朝代更替,人們對樊噲廟愛護有加,對樊噲的傳說傳承不斷,越來越富于神話色彩。
2015年,入選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