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雕是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而且還是一種風格獨特的剪紙藝術。
葉雕歷史源遠流長,遠在周代人們懂得“剪”的技術和手法。由于葉雕作品不易保存,剪葉制作技藝被人們慢慢的放棄,只有少數人從事葉雕制作。明、清時期剪紙手工藝術走向成熟,并達到鼎盛時期。葉雕也逐漸的出現了更多的雕刻技法。
葉雕具有較大的歷史、文化、審美收藏價值。在歷史價值上,豐富了我國的民間美術史,葉雕藝術是技術與藝術融合的藝術形式,是將樹葉載體的物態靈性和多種藝術特征完美融合的一種新藝術形式,其內涵豐富,給予人們以美的愉悅和美的享受;在文化價值上,葉雕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學上虛擬、暗示、借代、引喻等蓄養文化技巧,葉雕藝術造型特色及構圖的巧妙靈動,體現出創作者對形式美的合理把握及巧思構想,表現出“真、善、美”相統一的藝術品質;由于其歷史文化、地理位置、氣候因素、材料質地的差異與不同,不同地區的“葉雕”表現出各自不同的特色,呈現出葉雕藝術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風格特點;葉雕的制作工序復雜、技藝難度高、葉片選取與圖案的配合設計匠心獨運,其作品異常精美,圖案豐富、工藝精密更是非比尋常,具有極高的藝術審美價值和收藏價值。
2015年,入選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