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眼中的郭秀蘭:
一個“愛管閑事”的好老婆兒
在街坊鄰居心目中,郭秀蘭是一個“愛管閑事”的好老婆兒。
鄰居孫文芝說,不管對誰,郭秀蘭都沒得說。
孫文芝講起了20多年前的一件事。“我生小孩時,肚疼得厲害,后來又出了意外,情況可緊急了。當時我也沒喊老奶奶(按輩分孫文芝這樣叫郭秀蘭),她就主動來幫忙了,忙前忙后的,直到我安全為止。”孫文芝說,可以說是郭秀蘭救了她一條命。
不僅對鄰居,即使是對陌生人,她也是個的熱心腸。孫文芝說,一次她下班回來的路上,看到村口圍了不少人,就去“湊熱鬧”。可能是兩人吵架了,郭秀蘭看不過去,就給人家說合起來。
“像這樣的事,對老奶奶來說,根本說不完,也不知道該從哪說了。”孫文芝說。
郭秀蘭是一個怎么樣的人,想必大家也清楚了。然而,對于遺體捐獻一事,老太太的家屬又如何看呢?
子女態度:
“媽說咋辦就咋辦”
“不光俺老伴捐,我也要捐,現在醫學上正缺‘貨源’呢!”對于郭秀蘭想捐遺體的事,老伴屈伸很支持。不過,他們的兒女還是有些顧慮。
“俺媽性子急,她決定的事情,就得馬上辦,你看前天拿回來表,昨天就去村委會蓋了章,照片也照好了,還讓我簽了字。但我的意思是,她最好也給俺老舅們說一聲。”郭秀蘭的兒子說,至少老人百年后要捐獻遺體,老舅們能理解。
目前,在農村遺體捐獻還是個新鮮事,很多人并不知道遺體捐獻是怎么一回事,有的人還認為,捐了遺體政府會給一筆錢,就像把父母的遺體賣了差不多,捐獻遺體就是對父母的不孝。郭秀蘭的子女有這方面的擔心。
郭秀蘭的兒子說:“我看申請表上說,死亡24小時之內必須捐獻,老人百年后,親人都來了,連個遺體都沒有,咋祭奠呢?”
然而擔憂歸擔憂,記者在與郭秀蘭的兒女們交流時,他們不約而同地表示:老人年紀都這么大了,她要求咋辦就咋辦,他們幾個聽母親的。
對于兒女們的想法,郭秀蘭說了這樣一番話,品起來回味無窮。她說:“人死就跟燈滅了一樣,啥吊祭不吊祭的,到時候也不知道了。要是兒女們真想吊祭了,弄張照片,看看也就中了。”對于她來說,只要兒女們心里想著她,啥都有了,至于場面上的事都是虛的。本報記者 付首鵬【原標題:誰阻止俺,就是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