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焦作 >> 文化遺產 >> 文遺賞析 >> 瀏覽焦作

月山八極拳 僧俗傳承八百余年

2013/12/30 16:35:41 點擊數: 【字體:

 
   
    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報道之月山八極拳

 、

  □記者 張冬云 

  傳統武術,其實現在活得很難。“俠以武犯禁”,在法制不健全的社會里,游俠可以憑此行道,但在現代法制社會中,武功就是強身健體,難有成就感。金庸最得意的是“為國為民,俠之大者”,并以此作為武俠世界終極命題。

  另外,新中國成立后,政府對武術領域強力介入,既推動武術的發展,也導致武術最終分化,武術趨于表演化和去武化。武術本來包含練和養兩類特質,練即實戰技擊,養即修身養性。武術的表演化、去武化是將“擒拿格斗”成分剔除,只存修身養性功能,中國武術從此走上“官方歸官方,民間歸民間”的分化路線。很多傳統武術深埋民間,月山八極拳也是其中一種。

  馬德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月山八極拳傳承人,身材敦實,氣色很好,有點缺乏武術大家的神秘色彩,倒像他習練的八極拳般,簡潔無華,重在實用。他帶著兒子辦了一所武校,這是其謀生手段。

  問他是否和人打斗過,他說只有一次:“1993年,我去廣州做生意,販摩托車,一卡車拉了十輛。在江西高速路上,我們迷了路,停車看地圖時,過來六個劫匪,說話聽不懂,剛開始我還以為是交警查車,還給他們讓煙說好話。”

  摩托車在木箱內,上面用帆布蓋得嚴嚴實實,對方有人動手割開帆布,還有人站在駕駛室外,“我想著給交警看看發票,打開車門往下給對方遞發票時,發票里夾著錢,我要抽回,對方硬搶,拿斧頭砍下去,我右手虎口處被砍傷,另有劫匪用斧頭砍司機,把他手表都打爛了。我才意識到碰上劫匪了。”

  馬德行從車上跳下,三拳兩招打翻三個,剩下的都跑了。馬德行和司機也趕緊開車走了。

  這是馬德行唯一一次行走江湖打斗的經歷。事實上,對他而言,多招學生,多參加比賽多拿獎,是比“走江湖打劫匪”更讓他感到榮耀的事。

  【由山寺到民間,八極拳得到普及發展】

  月山八極拳最初為寺僧強身健體所用,僅在月山寺僧中傳承。

  據寺中古碑記載,自祖師蒼公以下,第一代弟子有妙先、妙慶、妙溫,二代弟子有普浩、普英,三代弟子有洪錦、洪義、洪方,四代弟子有勝秀、勝德,第五代弟子有禧純等。自明代永樂年間禧純始,八極拳開始傳入民間。 “當時懷慶府遍設武館,請月山寺武僧教習,拳術流入民間,得以普及發展。”馬德行道。

  明清時期,月山八極拳仍在代代傳承,從第六代昌秀直至第二十三代澄良。澄良將功夫傳給了俗家弟子馬連升,馬連升是八極拳的重要人物之一。

  寺僧傳說,清乾隆曾游覽月山,看了護寺武僧八極拳法演練,夸道:“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

  八極拳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資料記載:“到了清末民初,八極拳由河南懷慶、山東慶云、河北滄州傳入天津、北京,后來逐漸傳到山西、江蘇、安徽、四川、廣西、遼寧、黑龍江、吉林、臺灣等十幾個省,還傳入十幾個國家和地區。”

  八極拳此段流傳歷史,在《體育辭典》上也有印證。

  月山八極拳歷代掌門人都為月山寺僧,到1937年,共傳承25代。1938年,月山寺毀于日軍侵華戰火,寺僧逃散。之后在博愛一帶知者甚少,到上世紀80年代,人們都以為月山八極拳在博愛失傳了。

  事實上,月山寺被毀寺僧四散后,俗家弟子馬連升的后人繼承其遺志,努力傳承八極拳。

  馬連升(公元1867~1937年),是博愛縣柏山鎮蘆橋村人,居住地距月山寺很近。馬連升聰明能干,身高1.9米,是個木匠,他做木犁、屋門、柿刨被稱為“三絕”。

  “明朝八極拳術已流傳民間,馬連升本來也會,就是練得不正宗。他被月山寺請去修繕門窗,被澄良大師收為俗家弟子,這才練上了正宗八極拳。”馬德行道。

  馬連升六合槍使得出神入化,每逢下場,他只用腳尖一挑,槍桿已飛入手。他習武防身,尋常并不給人動手。打響名頭后,想動手也難找對手了。

  據說有一天傍晚,他從寺院回家路遇幾個劫匪,他放下木匠擔子,報名抽出六合槍,劫匪一聽就嚇跑了。

  馬連升把功夫傳給兒子馬占元(1908~1990年)和劉法任(1910~2006年)等,馬占元又傳給兒子馬德行。

  馬占元個性內向,從不張揚,總是夜深人靜時在野地里練拳,也不好跟人打斗。

  馬德行個性和父親不同,他更像自己所練的拳種,外向豪放。他說:“從小習武,不喜歡上學。初中畢業就有點小名氣了。之后到北京警衛部隊當兵,還是練武,復員后當村里的民兵連長,建村里的武術隊。除了父親,別的老師沒跟過。1985年,開始擔任博愛縣武協主席。”

  為保護和傳承這一古老拳種,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他自籌資金開辦武館,2000年,又開辦了八極文武學校,自任校長和總教練。20多年來,他以培訓班、武館、學校等形式培養月山八極拳愛好者和運動員2000余人。自2000年以來,學員們在市級以上武術比賽中獲獎不少,有20余名學員被選送到省、市武術隊。他學校的月山八極拳表演,已成焦作市大型活動助演節目。

  與此同時,博愛縣還出現了趙莊、王堡、上期城等近十個武術村。【原標題:僧俗傳承八百余年】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大河報 2010年7月16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