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博愛縣西莊村有一富戶姓畢,乳名一個蘭字,大號畢世蘭,和其弟畢世悅共同在焦作市投資煤炭生意,生意興隆,家藏萬金,遂成一方財主。懷慶府方言稱財主為老宅。有一年,畢世蘭、畢世悅弟兄二人坐暖轎路過木欒店,看到一處院落五脊六獸,青堂瓦舍,氣勢非凡,便停下暖轎私訪,看是哪家官宦豪富之家。村人告訴他們,房主乃當朝一品大員、先后任過五部尚書的毛昶熙毛家。閑談之中,他們獲悉,毛昶熙有一漂亮的女兒正待字閨中。尚未婚配的畢世蘭忽然心動,便裝成討水喝敲開了毛家的大門。時值初春,風和日麗,毛小姐和乳母正在太陽地里習女紅,畢世蘭從頭到腳把毛小姐看了個滿眼,毛小姐低眉偷眼也把畢世蘭從腳到頭看了一番。毛小姐出身大戶之家,既漂亮,又知書達禮,給畢世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到焦作,即托媒人備了彩禮、稟帖前去毛家提親。毛氏遂修家書一封,稟報毛昶熙知悉。毛昶熙得知畢世蘭也是大戶之家,乃青年才俊,遂欣然應允。毛氏女兒賢惠聰明,深得毛昶熙喜愛。女兒出嫁時,毛昶熙怕女兒在夫家受委屈,除了一應嫁妝之外,還在西莊村建花園一座,供女兒閑暇時賞花撲蝶玩耍。因花園系毛昶熙出資所建,村人俗稱毛家花園。
毛家花園位于西莊村西南、下莊村北,占地100畝,園中亭臺樓閣、假山流泉、奇花璀璨、曲徑通幽,十里八鄉的村民皆傾慕毛家花園的美景,徜徉在花園墻外,以圖一覽園內景色。怎奈園中看護甚嚴,來者無不抱憾而歸。看護花園的小童名字叫許克富,是武陟縣大虹橋人。毛氏小姐出嫁那一年,許克富年僅16歲,被作為毛小姐的家童陪送到畢家,負責管理毛家花園的花木。許克富雖然出身貧寒,卻是一個喜愛學習、有追求的青年,管理花園之余,學會了針灸醫術,逐漸成為小有名氣的醫生,前來看病的人絡繹不絕。他自己也非常注重養生,“文革”之后,許克富97歲無疾而終。
許克富膝下有一女叫許鳳英,她出生3天母親因病去世,由姥姥撫養,到了16歲姥姥把她送到西莊陪伴父親。4年后,博愛解放,許鳳英開始在村里當干部,這一干就是30多年,退休后在家撫養兒孫,現已82歲,“文革”的時候,她被當做封建地主的孝子賢孫批斗。她說,俺爹是被當做奴隸陪嫁到這里的,與毛家可沒有親屬關系。她是毛家花園現存的最直接的人證。毛家花園現在早就被辟為耕地,設施已蕩然無存,只有一個直徑約1米的大花盆現存于七方村常德林家中。花園的西墻外50米左右過去有一小村曰謝莊,去謝莊100米左右有毛昶熙墓一個。墓所已被平毀,尚有毛昶熙墓碑一通,上書:“誥授光祿大夫贈太子少保吏戶禮兵工部尚書謚文達毛公神道。”毛公神道的守墓人名曰謝大祿,謝莊消失后遷至泗溝村居住,85歲時去世。
據謝大祿的弟弟說,毛昶熙出殯時同時出殯四口棺,分別埋在不同地方的墓地共有四處,此墓為其中之一,前些年毛公墓坍塌,有人從中挖出金冠一頂。謝大祿臨終曾告訴弟弟說,此墓為毛公的真墓。是真是假,尚待專家考證。魏美智【原標題:毛家花園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