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焦作 >> 走進焦作 >> 印象焦作 >> 瀏覽焦作

一輪明月照故城

2013/10/10 16:44:02 點擊數: 【字體:


一輪明月照故城

一輪明月照故城


一輪明月照故城

一輪明月照故城

一輪明月照故城
 

    本報記者 王瑋萱 趙耀東 文∕圖

    >>>>緣起

    公元2013年9月19日,中秋時節,月滿十分,鵝黃的光色映照在山陽城厚重、斑駁的城墻上。一群鄉民正仰望蒼穹,祭先祖、憶當年、思今朝。

    而同樣的場景出現在距今約1972年前。

    公元221年,一位不惑之年的男人,在中秋時節望月興嘆,身后是無盡的蒼涼,這是他被迫離開都城許昌來到山陽城后度過的第一個中秋佳節,再過幾天,就是他不愿提及卻終身難忘的日子。公元220年的10月28日,他剛剛領銜舉行過中秋祭月大典,便被迫禪位于他的大舅哥曹丕。

    此時此刻,這位中年男人與他的妻子曹節攜手望月,思緒萬千……

    他就是東漢最后一個君王——漢獻帝劉協,被山陽城百姓尊稱為“山陽公”。

    都城洛陽的北大門 皇親貴族的后花園

    劉協明白,東漢王朝已是摧枯拉朽,放手于蒼生都是一種解脫。或許在仁慈的他看來,曹丕也是仁慈的。他沒有弒殺舊主,而是以君主的規格令其安居在山陽城。

    劉協知道,山陽城物產豐饒,是戰國時魏的一座大城市。他的祖輩建都于洛陽后,山陽城便成了東漢重鎮,是都城洛陽的北大門。

    山陽城漢時置縣,屬河內郡,其東至李固村(現修武縣李固村),西至丹河東,北至河南、山西交界處,南至武陟三陽,地域遼闊,屬東漢一座大型城市。其縣治所(目前焦作市山陽區規劃中的山陽故城)面積約300萬平方米,內設生活區、商業區、縣衙、監獄、衛隊等區域。同樣,這里有著先進的制陶工業和發達的農業,最能夠體現東漢大莊園主經濟的特色。

    更令劉協欣慰的是,南太行有著豐富的藥材和自然風光,早已是洛陽的達官顯貴們的后花園。平里日,他可以采藥制藥以濟山陽百姓,執曹皇后之手,游覽風光,也未嘗不是人間樂事。

    于是,他來了,帶著沒落帝王的蒼涼,帶著解脫后釋然的心境,留下了王者的風范,留下了一方土地的厚重。

    百家巖中的風流 陶倉樓里的文明

    公元221年中秋節,離開許昌一年后,劉協徹底釋然了。因為,這年,他的親戚、一直抱著光復漢室偉大理想的劉備放言其已逝去,便自立為王,建立蜀國。而曹丕更不可靠,他那句“天下之珍,吾與山陽共之”的臨別留言聽起來是那么的虛無。此時的劉協更像是山陽城中遠近聞名的醫生。

    來到山陽城后,他遍嘗太行山中百草,懸壺濟世。他常常攜曹皇后來到百家巖附近采藥、游覽,過著一個平凡醫生應有的生活。于是,后人便在百家巖嵇山亭內刻上了“山陽公行醫圖”。

    十幾年后,此地有了歷史上聞名遐邇的“竹林七賢”。七位頗有仙風道骨的大家也許會看著這幅“山陽公行醫圖”大罵曹魏政權,罵得山陽公心花怒放。

    劉協同樣喜歡山陽城的陶器,因為這里曾有當時東漢王朝最精湛的陶藝師、最純熟的陶器制作方法,以及鑄造了最完美的陶質明器——漢陶倉樓。

    陶倉樓是漢莊園主經濟打下的最深刻烙印。高高的陶倉樓以及倉樓里堆滿的粟子,還有那倉樓中瞭望臺上的哨兵,高門下的仆人及臥在門口的看家狗,以及門前那四方大院……這一切都有助于人們了解漢時強大的經濟實力。

    山陽城最大的陶器制作區(2009年12月26日被發掘)就坐落在山陽城治所的東城墻邊,眾多燒陶工廠在這里形成了產業聚集區。這里可以燒制大量精美的陶倉樓,它代表著漢時燒陶的最高技術,也可以大批量生產類似這樣精美的明器。

    而山陽城的窯址并非這一處,從這個窯址群往東的白莊,往西的馬作漢墓群,往北的李河,均分布著一個個上規模的制陶工廠,烘托出漢時山陽城制陶業的鼎盛場面。

    凡有身份者死后都想擁有一座高大的陶倉樓,倉樓越高,形制越復雜,就越能體現這個人生前的地位。他們將陶倉樓建成高1.92米、寬1.68米的“高樓大廈”(1996年出土),用極其精美的做工,在上面雕繪出吉祥樹、云紋、神話故事等圖案。它就是一座宮殿,就是一種生命再生的象征。

    然而,這種陶倉樓并非大批量生產(至今發現近70座陶倉樓),真正是“物以稀為貴”。

    南水北調工程讓路 焦作人勾勒大夢想

    劉協卒于公元234年4月,剛剛度過自己的53歲生日,葬于修武縣方莊鎮古漢山村,這離他長期住所修武縣方莊鎮李固村村西濁鹿城并不遠。

    帝王隕落、城池消亡,不禁令人感嘆:歷史就是時間。

    時間轉眼至公元2004年,南水北調讓路山陽故城,為我們留下了一段佳話。

    南水北調工程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世紀工程,為顧全大局,不少相關地區和部門都為它作出了很大的犧牲。然而,為了確保焦作城東的山陽城治所舊址不受損害,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焦作段設計方案于2004年8月被修改了。

    事后,一些人提起了曾經在焦作發生的2500年前“孔子問禮”的故事。而令記者感念于心的是,山陽城以它特有的魅力贏得了歷史的尊重。

    南水北調讓路山陽城的舉動激發了焦作人保護山陽故城的熱情。2006年6月,山陽城遺址保護利用規劃正式啟動,最終目的是將山陽城遺址建設成山陽城文化園區,作為我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通過半年的建設,該工程的一期工程已經完工。

    中秋月圓時分,記者來到山陽城遺址處。高高的雙闕與鵝黃的月光交相輝映,仿古的青磚在夜色下散發著油光,雙闕上鐫刻的“山陽故城”和“河朔名邦”顯得古樸莊嚴。如今的一切歸于了平靜與美好。

    當南水北調大運河靜靜地從煥發新顏的山陽故城邊流過時,我們將有眼福看到另一道歷史的風景。

    ←山陽陶罐(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1986年7月在原河南輪胎廠西漢晚期墓葬群發掘出土。現藏焦作市博物館。陶罐高18.4厘米,口徑13.1厘米。“山陽”銘文陶罐的出土,印證了史書記載有關“山陽城”遺址的文獻材料。

    ↑瑞獸在車水馬龍的喧鬧聲中,守望著山陽故城的昨天和未來。

    ↑彩繪陶庭院

    其平面呈方形,可拆卸組合,門樓面闊三間,大門設在正中,庭院四角各設兩層望樓。此庭院結構嚴謹、制作精良,真實再現了2000年前漢代地主莊園的真實情景,對研究漢代的歷史文化及經濟發展狀況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山陽故城位于山陽區新城街道墻南村,城墻周長約5000米。西城墻、北城墻、東城墻保存較好,南城墻破壞嚴重,基本不存。北城墻長1850米,時斷時續,遺址明顯,東城墻長1350米,西城墻長1000米。

    ←東漢七層連閣式彩繪陶倉樓

    2008年在山陽故城遺址出土,樓體通高1.85米,通寬1.62米,由院落、主樓、附樓和空中閣道四部分組成,各部件可以分拆組合,做工精細,整體面貌壯觀,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內涵,堪稱“華夏第一陶倉樓”,曾代表國家文物局、河南省人民政府在美國、意大利、日本等國家巡展。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焦作日報(2013-10-09)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北朱村的祖師廟與鐵淚圖碑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