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仙鎮木版年畫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誕生于唐,興于宋,鼎盛于明,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被譽為中國木版年畫之鼻祖。據《東京夢華錄》記載,當時的東京開封"近歲節,市井皆印賣門神、鐘馗桃版、桃符及財門鈍驢、回頭鹿馬、天行貼子。"由此可見,當時東京木版年畫的印刷及銷售盛況空前。
朱仙鎮木版年畫有五大特點:一是線條粗獷,粗細相間;二是形象夸張,頭大身小;三是構圖飽滿,左右對稱;四是色彩艷麗,對比強烈;五是門神神碼多,嚴肅端莊。
1938年,日軍侵占了開封,使古城百業凋敝,年畫商號相繼倒閉或轉行。到解放前夕,年畫作坊在開封地區所剩寥寥無幾……
1949年共和國成立。一批美術工作者和年畫藝人創作出了歌頌和平、勝利的新年畫。 60年代初,開封組織起一批老藝人,開始了搜集古版年畫和創作刻印新年畫的工作。“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時期,文學藝術遭到摧殘,很多木版年畫及老版被付之一炬。
80年代以來,開封和朱仙鎮成立了木版年畫社和研究會,并恢復了數家門神老字號。2004年9月,“中國朱仙鎮年畫博物館”的大牌子掛在了朱仙鎮大關帝廟的大門旁……
2002年10月,世人矚目的“首屆中國木版年畫國際學術研討會”和“中國木版年畫大聯展”在古都開封、歷史名鎮朱仙鎮舉辦。這項活動被稱作“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歷史性的開端和發動。而木版年畫搶救成為“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的龍頭工程。
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原標題:朱仙鎮木版年畫(開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