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繡,亦稱宋繡,歷史悠久,為中國五大名繡(宋、蘇、湘、川、粵)之一。素有“國寶”之稱。
它以繡工精致,針法細密,圖案嚴謹,格調高雅,色彩秀麗而著稱。據記載:北宋時期(公元960-1127年),皇宮設有“文繡院”,聚集三百多名繡女專為皇帝王妃、達官貴人刺繡服飾和繡畫,所以宋繡亦被譽為“宮廷繡”或“官繡”。當時皇帝的龍袍,官員的朝服、烏紗帽、朝靴皆為宋繡精品。崇寧四年(1105年),開封城中一所以刺繡為專業的“大學”文繡院誕生了。當年,各路選聘的善繡工匠入文繡院授藝,300名繡女云集京師,龍飛鳳舞,宋時開封,刺繡之花開遍這座城市的各個角落。
汴繡的代表作有《清明上河圖》和《百駿圖》、《五牛圖》、《八十七神仙卷》等。2008年6月,汴繡被確定為國家第2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美術項目。(原標題:汴秀(開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