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仙鎮(zhèn)東門外有一座由八塊大青石落成的橋,橋頭一側(cè)立了個碑,碑上鐫刻著劉秀親書“仁義橋”三個汊字棣書。相傳,這里邊有段王莽趕劉秀的故事。
公元二十一午秋,篡權(quán)稱帝的王莽發(fā)誓要把漢室后裔——南陽豪杰劉秀捉拿后碎尸萬段。他從淮陽一帶將劉秀追趕到陳留,追得劉秀夜不敢宿,星夜從陳留向朱仙鎮(zhèn)方向逃奔,黎明來到朱仙鎮(zhèn)東門外二運河前。他左顧右盼不見有橋,心中萬分著急,不禁自語道:“我劉秀豈該葬身此地?”往回走吧,王莽的兵馬在身后尾追,他急得象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zhuǎn)。就在這時從南邊河面上劃來一只小船,船家是個中年汊子。劉秀急忙喊到:“船老大快點讓我渡過河去,加倍給你銀兩,我是漢室后代,后邊有王葬的追兵。
那船家也聽說王莽要把漢室后代斬盡殺絕,天下黎民無不痛恨王莽的新朝苛政。又聽說王莽在陳州(淮陽)一帶追捕劉秀,莫非這人就是劉秀?于是他將竹篙使勁一撐,小船利箭似的到了東岸。船家說: “快上船吧。”
話音剛落,劉秀大步跨上小船,小船向西岸劃去。船家邊劃邊問: “公子莫非就是劉秀嗎?”
劉秀驚異地說:“船老大怎知我是劉秀?”
船家說:“世人皆知,王莽日夜追捕你,前幾天聽說你還在陳州一帶周旋,今日就到了朱仙鎮(zhèn),船家有幸搭救公子,也算祖上積了陰德,有我在此,保您無事。”船家話音剛落,二人已經(jīng)聽到了王莽追兵的馬嘶聲。
劉秀說:“不好,王葬的追兵已到。”
船家說:“咱兩趕快更挨衣服,你先鉛迸岸下那片蘆草叢里,爾后去鎮(zhèn)上躲藏,我引虎撲身,愿舍生相救。”二人更換衣服后,劉秀便鉆進了蘆革叢,隨后向鎮(zhèn)中逃去。
劉秀剛進蘆草叢,王莽率兵就到了岸上。這時穿上劉秀戰(zhàn)袍的船家已經(jīng)來不及上岸逃走了,他只好冒充劉秀傲立船頭,應(yīng)付王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