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檔:侯振華,42歲,開封SOS兒童村10號家庭的職業媽媽。她自1997年兒童村開村時入住,至今已在這里工作、生活了16年,為17個父母雙亡的孤兒奉上無私的母愛。
□本報記者 屈 芳
5月24日中午記者趕到時,侯振華剛把為母親節包的餃子端上桌。她的7個孩子團團圍坐,年近八旬的老母也專程趕來,一家子其樂融融。
這真是一個特殊的大家庭。每個孩子都來自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姓,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媽媽。孩子們隨意地笑鬧,偶爾拌兩句嘴,看得出,父母的傷逝并沒有讓他們的天空從此布滿烏云。做到這一點,侯振華付出了很多。
這已是她撫養的第三批孩子了。16年前,26歲的侯振華應征到新成立的兒童村,成為8個孤兒的職業媽媽。雖然事先經過專門培訓,但初為人母,又同時撫育這么多孩子,年輕的她還是經歷了一段手忙腳亂的日子。
8個子女中,最大的10歲,最小的4歲。這些操著方言的孩子剛來時互相話都聽不懂,眼神里滿是戒備,更不愿敞開心扉。
“我就反復用行動告訴他們,父母不在了,愛還在。”侯振華回憶當時的情景,“我相信,愛是改變一個人的最大力量。”
他*的職責不僅是給予孩子們溫飽,更要教給孩子們為人處世的道理和自立自強的品德。
不知不覺間,第一批孩子陸續長大成人,出去自立了。有的還結婚生子,讓侯振華當上了姥姥。10號家庭不斷迎來新的孩子,而已經出去的孩子有空時也會回家串門,讓這個大家庭更添熱鬧。
侯振華也從26歲的美好年華走到42歲的中年。兒童村有嚴格的規定,所有媽媽在村里工作期間不能戀愛、結婚,不能有自己的子女。16年來,當初一起應征的10個姐妹只剩下了5個,可侯振華從未想過離去。
“舍不得孩子們。”侯振華說。總有人問她“對付出的犧牲后悔嗎”,實際上,她從不覺得自己犧牲或舍棄了什么,反而覺得很滿足:“世界上有幾個媽媽像我一樣擁有17個孩子的愛?”
她還平靜地談到了設想中的老年生活:“孩子們都不容易,我不打算將來靠著誰。對年滿55歲、干夠20年的職業媽媽,兒童村會安排入住媽媽公寓,到時有時間了,我可以重拾年輕時的繪畫愛好。”【原標題: 她放棄生兒育女,將母愛與青春一并獻給需要她的孤兒們——17個孩子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