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蘭生的電影藝術展覽館中,各種型號、不同產地、不同年代的電影放映機共有16臺。除了自己多年來一直使用的那臺放映機,其他都是劉蘭生想方設法從別處收集來的。每一臺放映機的背后都有一個故事。2011年春節前,劉蘭生打聽到開封縣興隆鄉芝麻三村一位老放映員家中收藏了一臺專門放映立體電影的老式高效溴鎢燈放映機。得知此訊,劉蘭生欣喜若狂。可當他向老放映員說明想要收藏這臺放映機后,老放映員卻舍不得交給他。劉蘭生明白,雖說這臺放映機不值錢,卻是老放映員的心愛之物。但劉蘭生不死心,為了得到這臺放映機,他來來回回跑了幾十趟,甚至在大冬天幫老放映員出了幾天的胡蘿卜。老人終于被他的執著感動了,把這臺機器交給了他,“拿去吧,在你那里更能發揮作用”。
最大的夢想 辦電影博物館
“看到眼前的一切,仿佛回到童年,感慨萬千,但更讓人感懷的是,一個電影工作者的忠誠與夢想。他把自己的青春與渴望都凝聚成了一個個的標本。”電影藝術展覽館的展廳里有兩本厚厚的留言簿,上面寫滿了參觀者的感言。
感動之余,很多人又選擇以自己的方式支持劉蘭生的電影收藏。68歲的社辦廠退休職工崔樹叢,在參觀了劉蘭生的電影藝術展覽館后捐助了600元。他說:“收集這些東西得用錢,我收入有限,拿不出更多的,這是一點心意。以后有需要我幫忙的,說一聲。”
著名剪紙藝人袁升科,看過展覽后,從鄭州拿了102本舊電影雜志贈與劉蘭生,并親自送到開封縣。
還有很多關心劉蘭生電影收藏的人,將他們收藏的珍貴的電影雜志、電影海報送給了劉蘭生,有些人甚至連名字都不留。他們說:“幫助劉蘭生收藏這些,就是收藏我們自己的回憶。”
這些身邊涌動的暖流讓劉蘭生感動不已。如今,他最大的夢想就是創辦一家電影博物館,并將這些收藏申報成物質文化遺產。正如劉蘭生在他的《一個電影人的自白》的詩中所寫:“我,四處流浪,八方漂泊……多想歇歇腳啊,哪怕只是片刻,那就失去了我!”他說:“我這一輩子就‘嫁’給電影了,不打算換跑道了,就是一心要把電影藝術展覽館辦大、辦好、辦精、辦強!”本報記者 李珍【原標題:劉蘭生和他的電影藝術展覽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