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方言趣話(3)
2014/2/21 11:42:50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打別”(音)
開封方言中的“打別”,就是說出與別人不同的、不相投的意見,同別人唱反調、找別扭。如說:你就好跟人家“打別”,你就不能好好聽聽別人的意見。
“河瑟”(音)
老陳一進門就說:乖乖,今天真冷呀,凍得我直“河瑟”。“河瑟”一詞是開封方言,它是冷得渾身發抖的意思。
“扒查”(音)
大家都夸王嫂能干,看著她累得滿臉汗水就說:歇會吧。王嫂說:誰叫咱是那“扒查”命呀!在開封方言中,“扒查”的意思就是能干、勤快,總是不辭辛苦地干活。
“一吭扭”(音)
常用來形容微小的東西。如:“我喉嚨疼,吃了幾粒六神丸,好了。藥丸小得像黑芝麻,‘一吭扭’!”
“打渣子”(音)
指開玩笑、惡作劇。事兒辦砸了,或者事情后果嚴重,常說:“這不是‘打渣子’嗎?”“這事兒可不是‘打渣子’哩!”
“狹(音)氣”
指慪氣、生氣。如:“他是個孩子,你犯不著跟他‘狹氣’!”
“著貨”(音)
常形容小孩哭鬧、撒潑打滾兒等。比如聽到鄰居小孩兒哭鬧,就說:“孬蛋又‘著貨’哩!”
“不符身兒”(音)
裁剪的衣料片兒相互對接的時候不妥帖,常說“不符身兒”。有時也形容干活粗糙、連接不合適。反之,就是“符身兒”。
“逗猴兒”
意為挑逗、開玩笑、找樂、逗著玩兒。如:“老劉退休后整天和他孫子‘逗猴兒’。”
“蹅水”(音)
前幾天下過雪我去幼兒園接孫子,孫子放著干地兒不走,偏走化雪后的小水坑兒,我越說他,他越故意走有水的地方。
“蹅水”就是踩水的意思,開封人至今還常用這個方言。
“撕不爛的套”
小鵬和小亮是好朋友,倆人住一個小區。這倆孩子上學一塊走,放學一塊來,回到家還一塊兒寫作業、一塊兒玩,天天形影不離。
雙方家長背后說:看看,他倆好得跟“撕不爛的套”一樣。
在開封方言中“撕不爛的套”中的“套”是指棉被里的棉絮、棉花套子的意思,而棉花套子由于外面有層網罩著,所以很難扯斷。所以,“撕不爛的套”就是比喻兩個人的關系很近、很好,好到難以分開的意思。
“格穰穰的”(音)
那天我們去清園玩,走到橋頭,看到河里有魚,我把揉碎的面包渣往河里一扔,一會兒一大群觀賞魚成群結隊蜂擁而至,老伴兒說:乖乖!你看紅的黑的白的,“格穰穰”的一大片啊!
“筋拽”(音)
在開封方言中,“筋拽”是指食物有韌性、耐咀嚼。如說:這家的牛蹄筋吃到嘴里很“筋拽”,特有味。(裴立人)
“保把”(音)
“保把”一詞在開封方言中是指辦一件事成功率有保證的意思。如:想接這個活兒,你保不“保把”?又如:找 不著他?上他家找吧,很“保把”能找著。(任保珩)
“格癔”(音)
在開封方言中“格癔”是不舒服、讓人惡心的意思。如:張奶奶曬棉被,兒媳交代她,媽你別曬樹底下,有蟲子,掉被子上了怪“格癔”人的。
“慢達斯悠”(音)
“慢達斯悠”在開封方言中是指說話、辦事慢慢騰騰、慢慢悠悠、慢條斯理的樣子。
如說:李師傅,你今天咋這么閑呢?走路不慌不忙、“慢達斯悠”的。又如:汴京公園離這兒沒多遠,你吃過晚飯,“慢達斯游”地走,不一會兒就能走到那里了。
“直碾”(音)
“直碾”在開封方言中是很直、筆直的意思。
如說:你看這棵樹長得多“直碾”。這條新修的大馬路多“直碾”。
又如:老張的兒子要個兒有個兒,要樣兒有樣兒,那腿又長又“直碾”。
“一伐兒”(音)
“一伐兒”在開封方言中是表示一些日子、一段時間的意思。
如說:這“一伐兒”我忙得很,孩子準備考大學,我又上班又得搞好家里的后勤服務,累得腰酸背疼。
又如:前“一伐兒”,女兒在我這住,昨天回婆家了。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