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神畫
武門神
多取材於神話傳說、小說演義中之武將和人們敬仰的英雄。人物著戎裝,披掛金盔鐵甲。執兵器、佩弓箭,騎戰馬、瑞獸。造型英姿魁梧、強悍威嚴。左右兩幅,對稱呼應。 『秦瓊、敬德』是民眾最愛貼的門神,有『馬上鞭』(騎馬)、 『步下鞭』(不騎馬)、 『大抱鞭』、 『小抱鞭』、 『大披袍』、 『小披袍』、 『大豎刀』、 『小立刀』等十多種式樣和規格。隨著戲劇的繁榮和發展,也豐富了門神的品種和內容,年畫逐漸人格化。如描繪蜀將趙云鏖戰魏將張合救出阿斗的『長坂坡』,人物俊秀,畫面生動,體現了民眾希冀英雄豪杰除暴安良、驅惡揚善、保家護宅的美好愿望。
文門神
人物大多是文宮大臣、員外、天官或福、祿、壽星等,多身著朝服,頭戴魁冠,—手捧爵位、笏板、如意,故稱『文門神』。如『天官賜福』、 『加官晉爵』、 『利市仙官』、 『五子登科』等。以祈狀元及第、升官發財、步步連升、人丁興旺、增福添壽。多貼於官宦、富豪、商人及殷實大戶人家。
吉祥門神
人物多俊美的娃娃或仙童,頸掛長命百歲銀鎖 ,護身符等。圖中設金蟾(錢)、元寶、珠寶、金錠、搖錢樹、聚寶盆等吉祥物。寓意長命百歲,財源茂盛、生意興隆。如『劉海戲蟾』、 『招財童子』等。以祈連生貴子、多子多福、家庭和睦。『和合二仙』、『黃金萬兩 』亦屬此類。多貼于經商人家及店鋪。
鍾馗
最早為門神,後來專司避邪驅鬼之用。其造像方型紫臉、怒發沖冠、滿面胡須、齜牙瞠目,手握狀紙、鉤魂筆。形式別具一格,多為方幅,極富裝飾效果。傳說鍾馗能降伏惡魔、威嚇魑魅、鎮護家宅、消災除邪。民間有『秦瓊、敬德把前門,鍾馗、魏徽守後門』的說法。多貼於影壁墻正面或院宅後門。運氣不佳的人家寄希望於新的一年能時來運轉,最喜歡張貼。
二、戲曲故事年畫
多取材於民間故事、神話傳說、公案戲劇。人物造型受明清小說戲劇之影響。畫面將復雜的故事情節進行取舍,高度概括。構圖洗練簡約,沒有繁雜背景。人物形象生動優美?表情惟妙惟肖。畫面往往加刻人物姓名、故事出處,題款與畫面融為一體。其線條較門神畫纖細,形式小巧玲瓏。貼于墻壁、床圍、窗戶上,可隨時增長知識、教化兒童。用於裝飾房舍、美化環境。
三、神像畫
灶畫
農歷臘月二十三祭灶所用, 俗稱老灶爺。品種繁多,內容繁雜。有『單奶灶』(一灶君、 一灶婆)、
『雙奶灶』(一灶君、兩灶婆)、 『金錢灶』、 『五福灶』等三十余種。灶畫構圖吸取漢唐石刻神龠藝術中軸對稱的造型手法,將灶君、灶婆及侍傭人物和其他物什巧妙組合,體現了年畫藝人大膽創造的聰明才智。規格分大灶、 二灶、中灶三種,以供經濟條件不同的農家選購。灶畫上端印有農歷廿四節氣與日期對照表,是農家必備的簡明月份牌。貼于灶頭或鍋臺,時時觀看,以提醒人們不誤農時,安排生產。灶畫雖有一定的愚昧迷信色彩,但確有其實用價值。
天地全神
俗稱老天爺 。舊時百姓靠天吃飯,認為玉皇大帝是主宰宇宙天地萬物之神靈。供奉天神以祈來千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此類神佛圖像融合中國傳統封建意識、宗教觀念,儒、道思想以及西方佛神,構成千姿百態曠藝術形象。構圖借鑒傳統浮雕的堆砌藝術造型手法,施金套印,莊重華貴。貼於堂屋正房或正屋外神龠。除夕夜或正月初一,全家老少叩拜。遭災遇難隨時焚香供奉,以此作為精神寄托。
紙馬
『七十二行』之開山始祖、先賢哲人及佛、道、儒圖象。用黃表紙套彩印刷或施墨線拓印。大幅如『扯手』,小幅如紙牌,百十圖扎一捆,故稱『百佛』。
家堂畫
是敬奉過世的三代宗親的圖像,亦稱祖宗神位,為一般貧苦農家簡陋的祭祖場所所用。圖分三層,上繪曾祖父母、祖父母;中為父母;下繪刻天官、童男、童女、搖錢樹、聚寶盆、戟、盔、金錠、珠寶等, 一般有『闔家歡樂慶新年』字樣。以祈祖宗在天之靈護佑家族興旺安康:激勵後生奮發向土、光宗耀祖。因多貼在堂屋正中,故稱『家堂』,有多種不同規格和式樣。
四、生活類年畫
供成年人游戲(類似跳棋)的紙圖,繪有白丁、秀才、舉人、進士、狀元至閣老,逐級晉升官職爵位,故稱 『升官圖』。印有元寶、珠寶、牛馬、家禽、劈柴、鍵子等螺旋式升級的游戲圖,則專供兒童游戲所用,俗稱『趕小圖』。
另有男女定親(換小帖)用的龍鳳啟,美化環境的花紙、包裝紙,端午節用的紙畫扇,中秋節祭月用的『月光菩薩』等。
還有專為扎『社火』所用的品種,人物多、場面大,多為對開、全張大小。遮擋雜物、裝飾環境所用的花紙稱『桌裙』等,品種繁多,現多已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