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的初春,北京城萬樹新綠風和日麗,中南海內一簇簇迎春花綻開了笑臉,仿佛在歌唱這美好的時光!督乖5摗穭〗M應中顧委、文化部的邀請來到中南海,江澤民總書記及中央領導宋平、李瑞環等興致勃勃地觀看了演出。演員的精彩表演、焦裕祿感人至深的精神打動了每一位觀眾,劇場內不斷爆發出熱烈的掌聲。演出結束,江總書記走上舞臺接見演員時對大家說:“你們這個戲很細膩,非常真實動人,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藝術性。”祥符調唱到了中南海,祥符調唱響了北京城。
豫劇祥符調誕生于清乾隆年間的開封,因開封古名祥符而得名,距今已有260余年的歷史。清代中晚期,開封祥符調戲班分為蔣、許兩門。許門在封丘縣曹崗鄉清河集(當時開封府轄陽武、原武、延津和封丘四縣)。蔣門在朱仙鎮,朱仙鎮《重修明皇宮碑記》上鐫刻有70多個豫劇祥符調班社的名稱。當時開封最叫響的是義成班、公義班、公興班,人稱“三老社”。后涌現出一批造詣頗深的祥符調演員,陳素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陳素真系祥符調第二代傳人。她1924年拜師學藝,師從名家陳玉亭。陳素真天生麗質、嗓音清亮,刻苦研磨,終成大器。她在《洛陽橋》中飾演葉含嫣,把人物塑造得生動活潑、俏麗可愛。“她”為見心上人“花云”,在閨房梳妝打扮,展示了“脫衣穿衣”的絕技。“她”臺步如風,那幾尺長的大辮系在頭上,被舞動得上下翻飛,淋漓盡致地表達出葉含嫣等待著要見“花云”的快樂心情。從此,《洛陽橋》甩大辮成了陳素真的代名詞。她聲名遠揚紅遍全國,被譽為“豫劇皇后”。1936年應上海百代公司之邀,她灌制了《三上轎》、《柳綠云》等多張唱片。1980年“豫劇名流派匯報演出”,陳素真被命名為豫劇“五大名旦”之一。陳素真在中國戲劇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頁。有人詩曰:“辮揮情灑葉含嫣,水袖飄逸宇宙鋒。冷香伴舞化天籟,繞梁銷魂為癡情。清萍白璧譽神州,音容絕技留美名。”
祥符調傳統戲有800多出,這些劇目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有的取材于歷史小說,如《孫尚香》; 有的取材于愛國主義的歷史故事,如《穆陽會》、《楊門女將》;有的表現了青年男女的愛情,如《玉虎墜》;有的反映家庭生活,如《王金豆借糧》。新中國成立以后,開封豫劇界在祥符調的基礎上開拓創新,編演了許多現代劇目,大獲成功!督乖5摗帆@河南省第三屆戲劇大賽金獎,并應邀赴中南海演出!栋籽┗ā吩诤幽鲜〉诹鶎脩騽〈筚愔蝎@七項大獎,并獲開封市“五個一工程”獎!痘罟选吠黄苽鹘y模式令人耳目一新!抖垢钫杏H》還被拍成電視戲曲片并獲“金三角”獎。好戲連臺舉不勝舉,開封豫劇祥符調代代相傳更上一層樓,為河南豫劇的發展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在中國戲劇史上樹起了一座豐碑。(豫劇祥符調被評為開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原標題:祥符調唱到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