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慶歷年間,種世衡駐守青澗城(今陜西省清澗縣)。青澗城位于抗夏前線延安(今陜西省延安市)東北100公里處,原為寬州,因為連年戰爭,寬州被朝廷放棄,成為廢墟。康定元年,范仲淹主帥西北前線,種世衡在他麾下鄜州(今陜西省富縣)從事,覺得寬州在軍事上地位重要,便建議在寬州廢墟上建一座新城,不但可確保河東運往前線糧草的安全、鞏固延安的防務,而且可謀取被西夏占領的銀州和夏州。范仲淹覺得很有道理,便派種世衡率軍修城。種世衡一邊抓緊修城,一邊抵御西夏軍隊的不斷進攻,邊修邊戰,邊戰邊修,在極其困難和驚險的情況下,終于把這座廢墟建成為西北前線的堅固堡壘。建成后,此城被命名為青澗城,種世衡也因此而被朝廷任命為內殿崇班、知城事,具體負責延安東北的防務。
兩軍作戰,短兵相接,情報最重要,敵情掌握得準確,有時勝過千軍萬馬,種世衡深知這一點。據司馬光《涑水記聞》說,在駐守青澗城的過程中,種世衡手下有一員大將,曾經犯了一個過錯,惹得種世衡暴怒,種世衡一反平時愛兵如子的常態,拿出輕易不用的軍杖,命令士卒對他施以杖刑,而且杖杖打在脊背上,該大將求饒不聽,部下說情也不聽,直到被打得皮開肉綻。種世衡的杖刑,徹底打掉了這名大將的一片忠心,傷勢還未痊愈,他便不辭而別,投奔到西夏首領元昊的帳下。元昊見他傷痕累累,又對種世衡恨之入骨,便把他收為心腹,準許他自由出入于最高軍事機關樞密院。誰知,一年過后,這名大將竟然神不知鬼不覺地又回到了青澗城,并給種世衡帶回了大量西夏的軍事機密。事后,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種世衡暴打該大將,是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種世衡小施“苦肉計”,換來了知己知彼的戰略先機。
據《宋史·種世衡傳》記載,宋夏戰爭年代,西北邊境各少數民族的地位非同小可,是宋朝與西夏爭相拉攏的對象,他們倒向誰,誰就在戰爭中處于優勢,所以,在宋夏戰爭中,爭取各少數民族的歸順與支持,成了另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當時的慕恩部是羌族中最強大的部落。一天晚上,種世衡熱情邀請酋長慕恩到軍帳中飲宴,推杯換盞之際,種世衡又喚出一名美麗的侍女出來勸酒,慕恩頓時興致大增。酒過三巡,種世衡故意起身走到里間,從門縫暗中細細觀察慕恩的一舉一動。果然不出所料,慕恩真的乘種世衡離開之機,對侍女動手動腳,這時,種世衡突然奪門而入,很震怒的樣子。慕恩大驚失色,羞愧難當,趕緊伏地請罪。種世衡轉怒為喜,笑著說:“酋長喜歡她?”隨即就十分爽快地把侍女送給了慕恩,從此,慕恩對種世衡忠心耿耿,以死力效。羌族中凡有異議者,種世衡便安排慕恩率軍征討,攻無不勝,戰無不克。羌人兀二族已接受了西夏冊封的官職,種世衡召之不至,就命令慕恩進兵征討,直到兀二族歸順。別看一個小小的“美人計”,它卻使種世衡在收服西北少數民族過程中達到異常順利的效果。從慕恩部開始,種世衡采用這種恩威并施的辦法,逐漸收服大大小小的部族百余個,為宋朝緩和民族矛盾、加強民族團結、抵抗西夏入侵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種世衡曾結識一位名叫王嵩的和尚。王嵩勇猛非常,善于騎射,又熟知前線的山川要道。種世衡收服蕃部的過程中,多以他為向導。后來,種世衡干脆把他收至門下,當貴賓看待。元昊手下有兩員虎將,是親兄弟,兄叫野利旺榮,弟叫野利遇乞,是元昊的左臂右膀,也是宋朝抵御西夏過程中的心腹之患,倘能除去,無異將給西夏以致命打擊。為此,種世衡想到了王嵩。某日,種世衡忽然怒斥王嵩說:“我待你不薄,而你卻暗結西夏,圖謀不軌,這難道不是背信棄義嗎?”不由分說,便把王蒿綁起來打他板子,打得他皮開肉綻、死去活來。這樣拷問了一個多月,王蒿始終牙關緊咬,死不承認,并且正義凜然地對種世衡說:“我是頂天立地的大丈夫,您聽信他人對我的誣陷,我是不會屈服的,我寧愿清白受死,也不會屈打成招,留下不忠不義的名聲。”種世衡發現這個好色好酒之徒,同時是一個視死如歸的忠義之士,于是連忙為他松綁,把他引入密室,一邊抱歉不迭,一邊好生寬慰,一邊耐心解釋,他說之所以嚴刑拷打,只不過是試一下王蒿的忠肝義膽,因為他想派王蒿去完成一個艱巨的任務。王蒿了解實情后,接受了這一堪稱赴死的任務。王蒿拿著種世衡親筆寫給野利旺榮的蠟書,受命潛入西夏,設法找到了野利旺榮。野利旺榮打開蠟書一看,種世衡親筆信的意思是說,朝廷早知他野利大王有歸降之心,已經封他為夏州節度使,月俸一萬貫,并附上代表官銜的旌節,敦促他率軍起事。野利旺榮讀完信后,大懼,汗如雨下,這不是置我于死地嗎?趕忙快馬加鞭,把書信、旌節以及奸細王蒿一并送到了元昊跟前,希望以此澄清。然而事與愿違,元昊看了蠟書,疑心頓起,不準野利旺榮回營,把他軟禁在自己身邊,把王蒿打入大牢。王蒿在牢里受盡了折磨,但堅貞不屈。見不能從王蒿處打開缺口,元昊又生一計,立刻派手下大臣李文貴,讓他假扮野利旺榮的使者,前去種世衡軍營接頭,說是來商量起事的具體事宜。在種世衡這個高手面前玩諜戰,簡直是班門弄斧,種世衡一眼就看出李文貴是奸細,便將計就計,高規格接待,并假裝與其議定起事細節。李文貴回到西夏之后,隨即就使野利旺榮的腦袋搬了家。野利遇乞也因為是野利旺榮的親弟弟而受到了猜疑,被關進了大牢,后來種世衡又略施小計,使元昊把野利遇乞給殺掉了。野利兄弟被殺后,元昊失去了左臂右膀,曾一度一蹶不振,不得不再次向宋朝稱臣。
種世衡作為守邊將領,以自己的妙計在抵抗西夏入侵中強大了自己、削弱了敵軍,出奇制勝,屢建功勛。晏建懷【原標題:種世衡的妙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