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仙鎮(zhèn)是我國古代四大名鎮(zhèn)之一,也是當代“中國十大最美的村鎮(zhèn)”之一,相傳為戰(zhàn)國時朱亥故里。朱亥本是一屠夫,因勇武過人,被信陵君聘為門客后,曾在幾次戰(zhàn)役中立下汗馬功勞,后世屠者尊朱亥為仙人,此地故名朱仙鎮(zhèn)。
歷史上,岳飛抗金最著名的戰(zhàn)役則屬朱仙鎮(zhèn)之役,今朱仙鎮(zhèn)西一公里,有土崗,稱為點將臺,傳說是岳飛演兵之地。岳飛率岳家軍在朱仙鎮(zhèn)大敗金兵主帥金兀術,正待收復大好河山之際,被南宋昏君以十二道金牌召回臨安,在風波亭被奸臣秦檜以“莫須有”罪名陷害致死。岳飛遇害,噩耗傳來,萬民痛哭。朱仙鎮(zhèn)一帶的黎民百姓對愛國愛民的抗金英雄岳飛萬分敬拜,對賣國求榮的奸相秦檜切齒痛恨。英名赫赫垂青史,梨園世世演精忠。岳飛慷慨悲壯的英雄故事,千百年來,通過戲劇和小說,一直在人民群眾中相傳。《說岳全傳》把岳飛的形象塑造推上了高峰,這是一部以岳飛抗金故事為題材、帶有某種歷史演義色彩的英雄傳奇小說。
一
時值盛夏,筆者來到朱仙鎮(zhèn)岳飛廟,正趕上綆會,街道遍布商販,只得步行前去。朱仙鎮(zhèn)岳飛廟經過歷代增修,成為名揚四海的全國三大岳廟之一。朱仙鎮(zhèn)岳飛廟坐落在關帝廟西鄰,坐北向南,山門前闊三間,進深兩間,綠琉璃瓦頂,有東西兩個側門,青石臺階,明間之中一對石獅分立兩邊,兩邊中柱上有一副篆書金字對聯(lián),上聯(lián)寫:若斯里朱仙不死,知當日金牌北招,三字含冤,定擊碎你這極惡滔天,黑心宰相。下聯(lián)言:即毗鄰關圣猶生,見此間鐵騎南旋,萬民留哭,必保我那精忠報國,赤膽將軍。進山門便是五奸臣反剪手、赤上身的鐵跪像。中為秦檜,緊靠秦檜西邊的女人是秦檜的妻子王氏,在其夫謀害岳飛的罪惡活動中充當了幫兇的角色,當時被人罵為“長舌婦”。西為羅汝輯,他追隨秦檜,充當幫兇。秦檜東邊是張俊,投靠秦檜,陷害岳飛。東為萬俟,南宋初任湖北提點刑獄,依附秦檜,任監(jiān)察御史、右正言。他秉承檜意彈劾岳飛,主治岳飛之獄,充當秦檜的打手和幫兇。百姓痛恨這5個殘害忠良的劊子手,把他們鑄成鐵像,讓他們袒胸露腹,蓬頭垢面,反綁雙手,面北而跪。清代嘉慶年間,有人看到秦檜夫婦鐵像,跪于岳飛廟前就曾戲撰一聯(lián),題在兩塊小木牌上,分別系于秦儈夫婦的頸上。秦檜頸前的是:“咳!仆本喪心,有賢妻何至若是?”王氏頸前的是:“啐!婦雖長舌,非老賊不到今朝!”雖說此乃戲言,但對賣國賊秦檜夫婦確實是莫大的諷刺。“五奸跪忠”鐵像前有皮鞭,讓他們永遠接受正義的鞭笞和良心的拷問。
別的岳飛廟,“五奸跪忠”鐵像都在院內,而這里的五奸卻是在山門外跪著。據(jù)說由于秦檜陷害岳飛,而使這里百姓重遭金兵蹂躪,所以他們對秦檜極為痛恨,跪也不讓他跪到院里。
在朱仙鎮(zhèn)多年留傳下一個燒秦檜的風俗。每年農歷正月十四到十六3日,人們用磚瓦泥塑一個秦檜像,下有口,肚里空,拿桑柴一燒,秦檜便耳口眼鼻七竅生煙,人們便歡呼、叫罵,十分解恨。有人拿燒餅在其上燒,烤得黃焦再吃,稱吃秦檜肉。后來演變?yōu)槊磕攴暾率里w廟演戲,則必演《燒秦檜》一劇。是日,四鄉(xiāng)八村的群眾將事先用草扎成的秦檜模型,帶入戲臺之下,當臺上演到火燒秦檜和王氏之時,臺下觀眾就會將草扎秦檜點燃。此時,臺上臺下,歡呼雷動,人們怒火滿腔,無不對秦檜之流咬牙切齒、唾而罵之,對抗金英雄則愈加恭之。《開封縣戲曲志》記載了一則故事,說一次朱仙鎮(zhèn)岳飛廟演完《燒秦檜》戲之后,有觀眾駕車在回開封途中,遇到了一個步行者要求搭個便車。駕車者欣然同意,在行進中,駕車者和搭車者談起了《燒秦檜》劇目,說“姓秦的壞透了”,搭車者言語中透露出自己也姓秦。駕車者得知他與秦檜同姓,就把他推下車,駕車而去。搭車者有些莫名其妙,尾追求停車,駕車者喊道:“和秦檜一家的不能乘我的車。”
二
岳飛廟前院為岳廟正殿,后院為寢殿。廟宇龐大,建筑雄偉,氣勢磅礴,十分壯觀。前院有東西廂房各三間,走過廂房便是卷棚,卷棚后邊就是岳廟正殿五間。殿內供奉岳飛及其部下四將塑像。岳飛塑像全國最高,威武雄壯,氣宇軒昂,栩栩如生。正殿后為后寢宮,里面有全國僅存的岳飛夫婦青銅鎏金像。在這里,筆者看到了“岳母刺字”的彩塑。岳飛在從軍時,母親在他的背上刺下了“精忠報國”4個大字。“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在以后的抗金斗爭中,他時刻牢記母親的教誨,念念不忘的是報家國之仇、雪民族之恥。他在戰(zhàn)袍上刺下“誓作中興臣,必殄金賊主”幾個字,時時激勵自己,收復失地,還我河山。
1140 年,金朝撕毀和約,向南宋發(fā)動大規(guī)模進攻。趙構命令各部抗擊金軍。岳飛接到命令后,揮師北上,率領岳家軍反攻中原,戰(zhàn)旗所指,所向披靡。在岳飛廟,筆者看到岳飛手書的《送紫巖張先生北伐》:“號令風霆迅,天聲動北陬。長驅渡河洛,直搗向燕幽。馬蹀閼氏血,旗梟克汗頭。歸來報明主,恢復舊神州。”岳飛率部在郾城、潁昌大敗金將兀術率領的金軍精銳“鐵浮圖”和“拐子馬”,給南下的金軍以沉重打擊。這時,抗金形勢十分喜人,黃河以北各地的義軍群起響應;金朝在黃河以北的統(tǒng)治風雨飄搖。金將兀術哀嘆:“自我起北方以來,未有如今日之挫敗。”金軍士氣沮喪,感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岳飛乘勝向朱仙鎮(zhèn)進軍。朱仙鎮(zhèn)離金朝軍隊大本營僅有22.5公里,兀術驚慌失措,準備渡河北撤。岳飛看到中原故土就要收復,無比興奮地對部下說:“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爾!”在民眾慶賀之時,趙構和秦檜等卻憂心忡忡。宋高宗也怕取勝迎回徽欽二帝后,自己失掉帝位,于是下令抗金部隊停止進攻。其他各路宋軍陸續(xù)奉命撤退以后,前線只剩下岳家軍。趙構在一天內連下十二道金牌,召岳飛班師回朝,岳飛以帝命難違,率師南旋。岳飛班師那日,朱仙鎮(zhèn)一帶數(shù)萬黎民,手拎竹籃,頭頂條筐,送來雞蛋、糕點、肉食,跪于一街兩廂,苦苦哀求,挽留岳飛。岳飛不得不忍痛班師。當時民眾攔馬挽留,哀慟一片。岳飛淚流滿面,悲憤交加:“十年之功,廢于一旦!所得諸郡,一朝全休!”臣子永遠是一顆棋子,當岳飛最終成為棄子的時候,迎接他的是“何患無辭”的“欲加之罪”。
1141年,秦檜一伙誣告已辭官的岳飛謀反,把岳飛和他的兒子岳云還有張憲投入牢獄。秦檜等人的倒行逆施,引起了南宋軍民的不滿和憤怒,紛紛為岳飛鳴不平。老將韓世忠當面責問秦檜:岳飛到底有什么罪?秦檜含糊其辭:“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韓世忠氣憤地說:“‘莫須有’三個字,何以服天下!”1142年1月27日,岳飛被殺害于臨安大理寺內,年僅39歲。岳云和張憲也同日遇害。岳飛臨死前,飽蘸墨汁,寫下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8個大字,向命運、向上蒼發(fā)出了悲憤的吶喊。于謙在《岳忠武王祠》哀嘆:“如何一別朱仙鎮(zhèn),不見將軍奏凱歌?”
三
在岳飛廟里有一宋代大鐘——青云鐘,鐘高1.5米,重千余斤,上有“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字樣。為紀念岳飛,當年百姓用繳獲的金兵兵器數(shù)萬件而鑄。在當?shù)兀P者聽到了兩棵槐樹的故事,都與岳飛有關。一棵是“相思槐”,一棵是“系馬槐”。當年岳飛大戰(zhàn)朱仙鎮(zhèn),帥府曾設在朱仙鎮(zhèn)清真寺所在的地方,那里有一棵槐樹,岳飛常在樹下研究兵法,召集軍事會議。后來,岳飛屈死風波亭,朱仙鎮(zhèn)的居民便去槐樹下紀念岳飛,誰知沒過幾天,這棵槐樹也死了,人們都說它是思念岳元帥而死的,稱它為“相思槐”。傳說金兀術為與岳飛決一死戰(zhàn),將鎮(zhèn)中物資搶劫一空,填平所有水井,堵截上游河道,打算將岳飛困死。岳飛收復朱仙鎮(zhèn)以后,就騎馬找水源。當他來到岳飛廟這個地方,將馬拴在一棵黑槐樹上時,這馬前蹄扒、后蹄踢,鳴叫不已,枝頭樹葉嘩嘩直響。岳飛感到十分奇怪,就將馬緩緩解開,那馬向西南走不幾步,用前蹄扒起來,不一會兒,地下便冒出水來。岳飛命士兵用鐵锨挖,挖不多深,泉水汩汩,清涼甘甜。從此,人有水喝,馬有水飲,既救了岳家軍,也救了當?shù)匕傩铡:笕司蛯⒛强煤诨苯凶鲈里w系馬槐,將那小水坑修成一眼水井,叫做岳飛飲馬泉。
這些美麗的傳說無不寄托人們對岳飛的無限懷念。穿行于古鎮(zhèn)的大街小巷,筆者尋找著有關英雄岳飛的遺跡和傳說,感受著“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的悲壯。“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死,則天下太平矣。”岳飛以一人之軀,鼎立千秋忠勇和正義,赤膽毫揮青玉案,高風淚灑滿江紅…… (本文圖片由馮艷英提供,周文利制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