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幾乎每個民族都會舉行各種慶;顒,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春節,按農歷,正月初一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同時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這一天是過年的高潮,早上起來要先喝糖茶,然后用發糕、年糕等祭神,點上香燭、放幾串鞭炮,“這就表示迎過‘年’了,接著就開始吃飯。”雖然各地的風俗不同,但是吃什么還是挺有講究的,年糕寓意“年年高”,面條寓意“綿長”,湯圓寓意“團團圓圓”,饅頭寓意“滿”,“這幾樣是一定要吃的,寓意新年圓滿、有進步。”吃完中飯后才可以開門,向著“喜神”的方向走一段,表示迎喜神,新的一年就會快快樂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