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時期,也就是距今約一千八百多年前(公元117年),一臺利用水力推動自動運轉的大型天文儀器――“水運渾象”(連接到科學里程碑漏水轉渾天儀)在東漢的京都洛陽制造成功了。僅僅相隔了二十年(公元138年),安置在京都洛陽的又一臺儀器――“候風地動儀”準確地報告了西方千里之外發生的地震。這標志著人類開始了用儀器記錄研究地震的新紀元。這兩臺著名儀器的發明者就是張衡--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科學家、文學家。張衡對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地震學和機械力學作出了杰出的貢獻。傳說他還制造過指南車、記里鼓車等,因其機械制造水平很高,被尊稱為“木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