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名人名家 >> 書畫鑒賞與收藏 >> 瀏覽洛陽

《搗練圖》中的盛唐 女性多以肥為美(2)

2013/8/16 16:42:37 點擊數: 【字體:

”依然為畫中女性的審美標準,如閻立本《歷代帝王圖》中的仕女,體態勻稱,神情還略顯拘謹。到了玄宗開元天寶至德宗貞元年間,社會物質豐富,生活富足,都市豪門盛行奢靡之風。周天游在《盛唐氣象》一書中描述道:“唐人飲食就食品加工和烹調操作來講,其水平已相當高超”,不僅“原料豐富”還“出現了各種流派”。時人往往“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同歡同醉”。李白在《將進酒》也寫過:“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放縱逸樂中充滿豪邁之氣。

  盛唐,上至宮廷下至民間都崇尚肥美。張萱筆下女性臉圓而飽滿,體態豐腴健碩,盡顯大唐女性的華貴之美。這些生活優渥的女性神態多惆悵與苦悶,慵懶之態盡顯。

  服飾鮮艷妝容濃重

  唐制規定,貴族女性服飾分四種:朝服、公服、祭服、常服。前三種為后妃命婦女官于朝會、祭祀等正式場合穿著的禮服,后者為日常穿著。常服上身是衫、襦,下身束裙,肩加披帛。衫為單衣,襦有夾有絮,短至腰部裙子長而多幅,此外還有襖、半臂、縵衫等。

  唐初女子衣衫小袖窄衣,外加半臂,肩繞披帛,緊身長裙上束至胸,風格簡約;盛唐時,衣裙漸寬,裙腰下移,服色艷麗;至中晚唐時,衣裙日趨寬肥,女子往往寬袍大袖,色彩靡麗,以紅、綠、紫、黃色最為流行,時人云“紅裙妒殺石榴花”、“藕絲衫子藕絲裙”、“折腰多舞郁金裙”……

  《搗練圖》中女子衣著是盛唐時半露胸式衫裙裝的代表。圖中的成年女性都穿短襦,肩上搭有披帛。衣飾色彩柔和,艷而不俗,朱紅、緋紅、橙黃、草綠等交相輝映。裙薄如蟬翼,以極細的筆觸勾畫出衣裙上織印的花紋,變化豐富。澳門學者、美術史博士陳繼春認為,這種紋樣與日本正倉院法隆寺所收藏的唐代織錦的色澤十分相似。畫中女性皆梳中晚唐流行的高髻,應和了白居易“時世高梳髻”的風姿。

  唐代女性妝容繁復,光眉形就多達十種,畫眉之后貼花鈿(即將各種花樣貼在眉心作為裝飾),在雙頰酒窩處用朱紅色點綴,再在太陽穴部位描斜紅,有時會用胭脂暈染如血跡一般,為的是造成殘破之美。唐妝最后步驟是點唇,唇膏顏色一度流行為黑色,白居易在《時世妝》中說:“烏膏注唇唇似泥。”整個妝容濃墨重彩,奢靡華麗,獨具時代特征。在保存完好、細節畢露的《搗練圖》中,女性的妝容雖不至濃重于此,卻也層次分明,十分講究。

  民國初年流出境外

  《搗練圖》繪制在細致平滑的宮絹上,并無作者和摹者的款印,卷首題跋: “宋徽宗摹張萱搗練圖真跡”。另有金章宗用瘦金體題“天水摹張萱搗練圖”。瘦金體由宋徽宗獨創,筆畫勁挺秀麗, 風格獨特。金章宗完顏璟愛好書法,曾在朝中設立書畫院,“凡好書札,悉效宣和(徽宗時年號),字畫尤為逼真”。完顏璟學宋徽宗的字,幾乎可以亂真。從這些題跋上推測,金章宗完顏璟曾經是這幅《搗練圖》的收藏者。

  1126年,金兵攻下宋朝都城汴京后,從宋宗室處掠奪了大量書畫文物。這幅曾著錄于《宣和畫譜》的唐畫摹本便是其中之一。金章宗題“天水摹張萱搗練圖”,天水是地名,位于今甘肅境內,是趙氏郡望,所以宋朝也被稱為“天水一朝”。有說法認為這二字指代趙佶。然而縱覽全圖,并沒有“御制”、“御書”等徽宗款識,書法鑒定家徐邦達、楊仁愷則認為此畫應由宋代畫院高手代筆。

  明清兩代對《搗練圖》的著錄不多,明人張慎曾在《丹鉛總錄》中寫道:“古人搗衣,兩女子執杵,如舂米然。嘗見六朝人畫《搗衣圖》,其制如此。”文學家沈從文認為,傳世古畫中只有宋代摹本《搗練圖》中出現了豎杵,張慎所說的必然是這幅畫作,只是他將唐畫摹本錯記為六朝。

  《搗練圖》在清代的印記,來自畫中所題“高江邨清吟堂秘藏”,此為清代學者高士奇的印章。高士奇是清代著名學者,學識淵博,善考證,曾為康熙講書釋畫,官至翰林院侍讀學士。由此可見,清代時此畫還在中國境內。學者徐繼春曾詳細考證了該畫流入境外的經過:

  1904年起,美國波士頓博物館開始雇用日本研究者擔任東方部顧問。1912年5月,時任波士頓博物館東方部顧問的岡倉天心,從天津大沽口進入中國,他此行的目的就是奉命收集中國古代藝術品。此后一個月中,岡倉天心被眾多中國古董商人包圍。他利用“中國?日本特別基金”先后收購了《遠山柳塘圖》等古畫和一批珍貴的青銅器,這幅《搗練圖》是購自一位滿清貴族之手,當年8月入藏波士頓博物館。此后《搗練圖》一直存放于該館。

  一些媒體曾報道《搗練圖》為1860年圓明園流失文物,對此說法,中國圓明園學會學術專業委員會委員劉陽曾特意做過說明:此件文物并不屬于圓明園舊藏,且本身流傳有序。2012年11月,整整一百年后,《搗練圖》首次回到中國,在上海博物館的《美國藏中國古代書畫珍品展》中向故鄉展露一千多年前的大唐風采。(參考資料:陳繼春《唐張萱<搗練圖>及其相關問題》、孫增波《解析張萱<搗練圖>》、黃小峰《四季的故事:<搗練圖>與<虢國夫人游春圖>再思》、王宗英著《中國仕女畫藝術史》、黃培杰著《唐代工筆仕女畫研究》)【原標題:《搗練圖》中的盛唐 女性多以肥為美】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國家人文歷史 2013年07月12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