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瘦鐵,(1897年~1967年),別號數青峰館主、天池龍泓齋主等,江蘇無錫人。早年家境清寒,14歲入蘇州漢貞閣碑帖鋪當學徒,在漢貞閣,年幼的錢瘦鐵得以接觸到歷代碑帖,耳濡目染,使他對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時漢貞閣店主唐伯謙是蘇州刻碑高手,他所摹刻的碑帖,神形畢肖。12歲的錢瘦鐵師從唐氏,學習刻碑,艱苦的條件磨礪了他,也使他的肘力、腕力、指力過人,為他日后步入印壇,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后錢瘦鐵得識鄭文焯、吳昌碩、俞語霜等名家,向他們學習書法、篆刻和繪畫。19歲時錢瘦鐵成為吳昌碩主持的“題襟館”書畫會會員。1922年錢瘦鐵應日本名畫家橋本關雪之邀赴日本。日本篆刻家長尾甲為他題詩云:“六書繆篆費經營,金薤琳瑯布字精。腕底籀斯奔赴處,操刀戛戛自然成。”1924年錢瘦鐵返滬,任上海美專國畫系主任。上海解放后,錢瘦鐵任上海中國畫院畫師、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理事。“文化大革命”中他備受折磨,于1967年含冤去世,終年70歲。
錢瘦鐵一生在藝術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獨特的藝術創作風格。在錢瘦鐵篆刻作品中,他吸收古人、前人的長處,同時對印藝也進行了大膽創新,形成了遒勁、渾樸、豪邁的印風。然而,他對自己已有的成就并不滿足,敢于打破常規,一方面追求一種獨特的風格,同時又不肯為固定的風格模式所困,大膽探索,不斷求新、求變、激情洋溢的藝術人格,在他的篆刻創作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作為全面的藝術家,錢瘦鐵可謂書畫印俱精。其書法拙樸醇厚,沉逸瀟灑;隸書蕭疏奇宕,不受繩墨;草書用筆拙重而凝練灑脫。其篆刻取周秦金石文字之神韻,熔 鑄入印, 自創一格。人謂之“鄭文焯之雅,吳昌碩之古,俞語霜之蒼”。 他的山水畫近石濤,畫作筆墨蒼潤,氣勢雄渾,畫風樸拙,有生活氣息;花卉似沈周、徐渭,設色沉著古艷,著墨蒼秀,常以篆書法寫干枝, 以草書法圈梅花,風骨勁峭,別有一番風致。【原標題:印如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