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洛陽 >> 傳統(tǒng)文藝 >> 文藝賞析 >> 瀏覽洛陽

鼓聲依稀河洛間

2013/4/15 9:33:40 點擊數(shù): 【字體:

鼓聲依稀河洛間

陸四輩(左)和兒子陸永成(右)
    □本報記者 凍鳳秋

  一路車行顛簸,到偃師市邙嶺鄉(xiāng)東蔡莊村時,已是中午時分。66歲的河洛大鼓傳承人陸四輩站在家門口焦急地張望,見到記者,忙說:“累壞了吧!”

  一個普通的農(nóng)家小院,土墻,平房,寬敞干凈。剛剛落座,冒著熱氣的青菜雞蛋撈面條就端了上來。瘦削的陸四輩笑著勸我快吃,自己卻坐在旁邊看著。他說年輕時四處奔波演出落下了胃病,稍微硬的東西都吃不了。

  尋  鼓

  1942年出生在河洛大鼓世家的陸四輩,10歲就開始隨父學藝。1957年在洛陽地區(qū)文藝匯演中,憑借一段《民兵營長》走紅,隨后被調(diào)到偃師市文化館曲藝隊。在老人的記憶中,1958年的春天讓他難忘。那是杏花盛開的時候,16歲的他拜鼎鼎大名的河洛大鼓藝人張?zhí)毂稙閹煟瑤煾禐樗×艘粋好聽的藝名叫“陸杏林”。

  陸四輩這樣評價自己的老師:“鋼音震顫,吐字清晰,那時候沒有擴音設(shè)備,老師說書,人坐多遠都能聽見。他會的段子能不重復(fù)說上兩個月。”耳濡目染,陸四輩說書水平飛速提高。他唱腔洪亮,動作大方,調(diào)門運用恰當。他的伴奏尤為出眾,藝人們常說:“四輩拉弦,唱起來如坐轎一般。”陸四輩還對河洛大鼓的伴奏體制進行了改革,在傳統(tǒng)樂器墜胡、三弦之外,增加了二胡、板胡和琵琶等,豐富了河洛大鼓的伴奏音樂。

  陸四輩經(jīng)歷了河洛大鼓的鼎盛時期。他和師兄段介平合作,先后創(chuàng)作了《平原槍聲》、《黃河激浪》等名篇名段。上世紀70年代,由段介平演唱、陸四輩伴奏的河洛大鼓,三度晉京參加全國曲藝匯演,并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錄音展播。二人的組合被觀眾譽為“黃金搭檔”。

  1972年起,陸四輩曾為洛陽地區(qū)舉辦兩屆河洛大鼓培訓班,培養(yǎng)的學生組成了曲藝演唱隊,到全國各地表演墜子、河洛大鼓、三弦、大調(diào)曲子四大曲種。1981年在偃師,他又舉辦過兩次培訓班,培養(yǎng)學生上百名。

  但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受越來越多現(xiàn)化娛樂形式的沖擊,河洛大鼓的市場急劇萎縮。陸四輩說,在偃師,如今能演出的藝人只有10多個,且都年事已高。瀕臨失傳的河洛大鼓,只是在某個與文化有關(guān)的節(jié)日里,或者在一些愛好者的撮合下,才會偶露真容。

  2008年4月11日,偃師第三屆西亳藝術(shù)節(jié)上,久不登臺的陸四輩不僅再次開唱,而且收了兩個新徒弟。

  對于當選非遺傳承人,陸四輩感慨地說,“這是新時代為河洛大鼓帶來的新機遇,我要盡我所能為振興河洛大鼓做點事。”

  聽  鼓

  春日午后的陽光將陸家小院照得明媚多姿。陸四輩左手打月牙鋼板,右手擊平鼓,在兒子陸永成嫻熟的墜胡伴奏下,唱起了一段“書帽兒”(說正書的前奏)《劉秀訪將》:

  一人一馬一桿槍

  楊二郎擔山趕太陽

  三人哭活紫荊樹

  四馬投唐小秦王

  伍子胥被困到禪宇寺

  鎮(zhèn)守三關(guān)楊六郎

  七星臺上諸葛亮

  …… 

  鼓聲鏗鏘,鋼板清脆,墜胡悠揚,老人字正腔圓,說得誠懇投入,舒緩有致,撼人心魄,間或拿起桌上紙扇一揮,一抖,一展,令人如臨真景,感慨動容。

  上世紀80年代,陸四輩和祖父、父親、兒子同時說書,創(chuàng)下了“四世同堂”唱河洛大鼓的佳話。老人會唱的小段書帽兒100余個,中篇段子50余個,長篇大書10多部。陸永成會說的段子也有幾十個。

  陸四輩目前正忙著整理記錄河洛大鼓曲目。只讀過高小的他根據(jù)自己的記憶,一筆一畫地記下唱詞,弄不懂的地方就和幾個比他年齡大的同行商量。他如今已經(jīng)寫了20多本手稿,整理出書帽兒50余個、中篇段子40余個、長篇大書有《劉公案》《哭紅燈》《回杯記》等7部。老人希望把這些資料出版,傳承下去。

  在偃師文化館任職的陸永成則忙著籌劃舉辦河洛大鼓書會、組織培訓班,希望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河洛大鼓的隊伍。

  兩代說書人的眼里都閃動著希望。

  河洛大鼓

  河洛大鼓是一種以說、唱為藝術(shù)表演手段,敘述故事、塑造人物、表達思想感情、歌唱社會生活的傳統(tǒng)音樂。當?shù)厝朔Q河洛大鼓為“說書”。

  河洛大鼓的前身為洛陽琴書。1900年前后,偃師的洛陽琴書藝人段炎、胡南方、呂祿等人結(jié)伴外出行藝,遇到南陽單大鼓藝人李狗。在聯(lián)合演出中,琴書吸收了單大鼓的打擊樂,并在唱腔上加以改革,一種嶄新的曲藝形式產(chǎn)生了。河洛大鼓在發(fā)展過程中曾有“鼓碰弦”、“大鼓京腔”、“洛陽大鼓”等名稱。1952年偃師老藝人張?zhí)毂对谖錆h參加中南區(qū)戲曲曲藝匯演時,中國曲協(xié)將它定名為“河洛大鼓”。 

  河洛大鼓最常見的表演形式為,主唱者左手打鋼板,右手敲擊平鼓,另有樂師以墜胡伴奏。演唱風格歡快活潑、氣氛熱烈。常以“愿書”(敬神還愿)的方式,在鄉(xiāng)村庭院表演。

  2006年,河洛大鼓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2008年初,文化部公布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河洛大鼓藝人陸四輩入選。【原標題:鼓聲依稀河洛間】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河南日報 2008年5月8日
0
相關(guān)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wǎng) 中國網(wǎng)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wǎng) 新華網(wǎng)河南頻道 河南網(wǎng) 河洛大鼓網(wǎng) 河南豫劇網(wǎng) 河南省書畫網(wǎng) 中國越調(diào)網(wǎng) 中國古曲網(wǎng) 博雅特產(chǎn)網(wǎng) 福客網(wǎng) 中國戲劇網(wǎng) 中國土特產(chǎn)網(wǎng) 河南自駕旅游網(wǎng) 中華姓氏網(wǎng) 河南農(nóng)家樂網(wǎng) 中國旅游網(wǎng) 吳氏網(wǎng) 秦氏網(wǎng) 中華舒氏網(wǎng)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網(wǎng)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wǎng) 文化遺產(chǎn)網(wǎng) 秦腔戲曲網(wǎng) 中國晉劇藝術(shù)網(wǎng) 揚州揚劇網(wǎng) 梨園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