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傳統文藝 >> 文藝賞析 >> 瀏覽洛陽

生不逢時的河洛大鼓

2013/4/15 9:37:45 點擊數: 【字體:

大鼓書兒出河洛

河洛大鼓就是洛陽俗稱的“說書”,必不可少的樂器有書鼓、鼓槌、鋼板、墜胡,此外還有折扇、手帕、醒木等道具。表演時,說書者站在鼓前,一手執鋼板叮叮咣咣,一手執鼓槌咚咚通通,嘴里說唱著或長或短的歷史或現代故事,伴奏的坐在旁邊拉著墜胡,隨著說唱者口中故事情節的變換,旋律時而歡快,時而低徊。說到精彩處,真真做到催人淚下、蕩人魂魄。

河洛大鼓形成于1905年前后的偃師,剛開始時,它叫“鼓碰弦”、“鋼板書”、“大鼓書”等,直到上世紀50年代,它才由高人定下現在的名字。百余年時間里,前后至少有7代藝人為河洛大鼓的發展和繁榮嘔心瀝血。


    薪火相傳佳話多

    前3代藝人中,除了開山祖師段炎、胡南方、呂祿、李富路等,佼佼者中還有張天倍和程文和。

    張天倍是河洛大鼓第二代藝人中的翹楚,偃師李村人,生于1894年,卒于1970年。《偃師曲藝志》稱其“在幾十年的藝術生涯中,對河洛大鼓的表演作了很大的改進”,“飲譽豫西,聲震伊洛”。他流傳下來的故事中,數“認劉墉做干兒”和“伊川說書遭綁票”最為精彩。

   《劉墉下南京》是張天倍的看家書目,常說不衰。久而久之,他就戲稱劇中主角是自己的干兒子,為啥呢?啥時候他缺錢花了,一說這個書目,錢就來了。

    “被綁票”是發生在伊川白沙的事兒。張天倍在當地說書獻藝,冷不防就被一伙人綁架到了登封,到了登封,綁他的人卻對他恭敬有加。原來,當地的老百姓想聽他說書,但就是請不到他人來,沒辦法,有人出了這個雖然很餿但很管用的主意,將他“請”到了登封。張天倍了解情況后感動不已,便留下來說書多天。

    程文和是張天倍的高足,他和以他為代表的第三代鼓書藝人主要活動在1950年至1965年,這一時期是河洛大鼓的發展和繁榮期。

    程文和,偃師府店人,在鼓書界有“壓塌洛陽”之稱,傳說只要他到洛陽城演出,其他說書的便沒了生意。民間更有“程文和鼓響三聲,十里內無說書” 之說。1959年,程文和進京獻藝,在懷仁堂表演拿手好書《趙云截江》,獲得贊賞,周恩來、董必武接見并與其合影。

    再往后傳,第四代人鼓書藝人中有段介平、陸四輩等出類拔萃,第五代、第六代中有彭愛香、牛小枝、李明治等聲名遠揚,在河洛大地的鄉村城市,在每一個或大或小的鼓書場子上,仍然能時不時地見到他們當中一些人的身影。

    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隨著電視的普及,大鼓書逐漸遠離了人們的視野。很少能聽到說書聲了。以說書為職業的藝人也紛紛改行。隨著老藝人的漸漸老去,年輕人從藝的越來越少了。

    河洛大鼓,一個時代人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從他的誕生,興旺到慢慢消亡,也就一百年的時間。真可謂生不逢時。

    河洛大鼓,一個時代人民喜聞樂見的藝術。【原標題:生不逢時的河洛大鼓】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偃師民聲網 2012年09月14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