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系“華夏之源”、“民族之根”、“歷史文化名城”、“文化圣城”,已成為世人的共識。但是,歷史文化名城不等于當代文化名城,更不能等于將來的文化名城。想來洛陽進行文化尋根、血脈尋根的人很多,然而當今洛陽地面文化建筑實在太少太少。為了把洛陽打造成國際文化旅游名城,我們不妨圍繞洛陽厚重的歷史文化,興建一個富有特色、內(nèi)涵豐富、功能齊全、規(guī)模宏大的文化旅游公園。
建設公園,應先成立高規(guī)格的項目組,政府負責前期投資,充分論證,運用多種形式包括現(xiàn)代科技在內(nèi)的多種手段,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洛陽厚重的歷史文化。只要精心策劃其名稱、選址、內(nèi)涵、設計等,面向海內(nèi)外招商引資,實行市場運作,有可能成為客流量比肩龍門、白馬寺的一流新景點。
很多姓氏起源于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qū),姓氏文化是河洛文化極具特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公園中的姓氏文化項目將極具魅力,有望成為招商引資、吸引游客、回報快捷的最大亮點。
地址最好選在交通便利、歷史文化資源厚重的近郊,周山一帶基本具備這樣的條件。這里曾是炎黃部族活動的重要地方,更有史籍記載明確、不少學者認可的周明堂遺址(盡管個別專家暫不認可,但也不反對,只是沒有考古發(fā)掘),又是周公制禮作樂之地。周公制禮作樂奠定了中華文化的初基,很多姓氏的起源與此有關。現(xiàn)有4座周王陵,開發(fā)價值極大。(姬傳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