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一期項目,即明堂遺址保護與展示工程將舉行開園儀式,公園將于明日正式對外開放。屆時,游客可進入“明堂”,近距離感受大唐文化。
那么,“明堂”是如何陳展設計的?除了“明堂”,公園里還有什么景致?本報記者提前為您打探。
透過銀幕,古人向您“走”來
洛陽隋唐遺址文化園區管委會主任王麗娟說,“明堂”高約21米,外立面為三層臺基,上為八角攢尖屋頂;內部二層,總建筑面積約9888平方米。整個建筑就像一個巨大的“保護罩”,罩在了明堂中心柱坑遺址之上。
推門進入“明堂”二層,女皇武則天正在大宴群臣,周圍祥龍立柱上的浮雕觸手可及。忽然間,斗轉星移,“明堂”大廳四壁緩緩下降,我們來到“明堂”頂層。放眼望去,洛陽城的繁榮景象盡收眼底。
“穿越”了嗎?不是!這是“明堂”二層的540度3D全景影院播放的影片。
該影院通過3D技術和數字環繞音響,打造出栩栩如生的立體影像,使觀眾“回到”盛世大唐,一睹武皇臨朝的盛大場景,感受盛世神都洛陽的風采。
四大展廳,各有精彩看點
從“明堂”二層可直接下到底層。底層中間部分是明堂遺址本體,包括中心柱坑和各圈夯土層;周圍部分即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建有4個多功能展廳,分別為原明堂內部的青陽、總章、明堂和玄堂。
●中心柱礎遺址遺址中心為一圓形大柱坑,坑口直徑9.8米,深4.0米,坑口至坑底逐漸內收。坑底為4塊大青石構成的巨型柱礎,每塊青石長2.4米、寬2.3米、厚1.5米,柱石外圍刻細線。柱礎石中心有一方形柱槽,柱槽邊長0.78米、深0.4米。柱坑底部周圍為磚砌矮墻,呈八邊形。
●青陽青陽廳為弧形影廳,弧幕長28米、高約4米,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弧幕影院之一。在時長8分鐘的影片中,游客可見證隋煬帝營建東都、貞觀之治、武皇統治等盛世景象。
●玄堂玄堂廳有神都明堂展與神都武皇展。神都明堂展以最新考古發現為依據,并結合古文獻記述,力求還原一個真實的明堂建筑史;神都武皇展則全方位展示了武則天營建明堂的歷史。
●明堂明堂廳為武皇廳,該廳既是游客休憩的地方,又展示了有關武則天的一些墓志拓片和她造的“天”、“地”、“日”、“月”、“曌”等18個字。
●總章總章廳為瓷園,匯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名窯瓷器。
“復原明堂‘通天柱’,也是保護展示工程很重要的一環。”明堂遺址保護與展示工程運營方衣如鋼說,盡管“通天柱”已經不復存在,但為了讓游客感受明堂的氣魄,特采用特殊的電解質調光玻璃。該玻璃通電后,將投射出高達80余米的“通天柱”影像,絕對震撼。
玻璃廊房,重現繁盛景象
除了“明堂”,游客還可以在公園里看到哪些景致?王麗娟說,根據考古發現,整個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里,主要分布著三大時期的遺址遺存,分別是隋代大業殿遺址,唐代明堂、天堂遺址,宋代太極殿遺址。為了讓游客直觀地看到不同年代的遺址,故有選擇地重建了隋代大業門,其他遺存則通過建設玻璃廊房的方式進行展示。
目前,該工程已經完成。游客可以看到隋、唐、宋三代廊房遺址展示。其中,隋代廊房玻璃墻全長226米、高0.6米,唐代廊房全長500米、高2.7米,宋代廊房長260米、高0.5米。它們與“明堂”遙相呼應,重現古都洛陽繁盛時期宮城區景象。(記者 姜春暉 實習生 李斌/文 陳占舉/圖)(原標題: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明日開放)
來源: 洛陽網-洛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