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石窟研究院展示的《王際鑫書詠龍門詩三十六首》等專著
《王際鑫書詠龍門詩三十六首》,是由沈鵬和張海兩任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題簽作序,當代著名書畫家王際鑫先生,懷著對祖國歷史文化的熱愛和對家鄉的無限情感,以其雋逸灑脫的書法精心創作的作品集。此舉無疑為傳承世紀文明,弘揚河洛文化,引導人們神游龍門等諸多方面產生積極效應。該書1/12開本,河南美術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王際鑫書詠龍門詩三十六首》(沈鵬題簽張海作序)
王際鑫先生 2000年悉尼
王際鑫,又名際欣,原籍洛陽偃師,現居省會鄭州。歷任河南省委高校工委副書記、河南省教育廳副廳長、正廳級巡視員。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顧問,河南省教育界書畫家協會主席,河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鄭州大學、河南大學等高校兼職教授。早年曾為專職畫家,后任領導職務,公務之余,臨池不輟,經常與國內外書畫名家切磋交流,曾多次策劃組織全國名家書畫展,主編出版有《中小學書法藝術教材》等多部書籍。書法以行草、魏體見長,國畫以寫意花鳥為主,同時兼顧油畫,功底扎實,造詣頗深。作品章法嚴謹,格調高古,意境致遠,極富哲思,曾多次在國內外展覽并舉辦個人書畫展,出版有多部書畫專集,并遠播日本、歐美等地。中國書協主席張海,中國作協副主席高洪波,河南省文聯主席、省美協主席馬國強,河南省文聯副主席、省書協主席宋華平,美術史論家宮大中等業內名家,對其作品均給予了高度評價。
張海:《王際鑫書詠龍門詩三十六首》序
楊守敬在《學書邇言》中談到,學書一要品高,二要學富。品高則下筆妍雅,不落塵俗。我和際鑫是老同學,他為人忠厚,平易近人。凡認識他或與他接觸過的,對其人品都是贊譽有加。無論環境、工作崗位怎么變化,都沒有影響他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多少年來際鑫廣交朋友,轉益多師,與省內外書畫界同道切磋技藝,與諸多名家結為好友,在潛移默化中藝術得到提高和升華。他喜愛文學、哲學、歷史、美學等,廣泛涉獵祖國的傳統文化,憑著好讀和勤思,他的書法作品,字里行間蘊涵著清爽之氣、古樸的韻味和格調,散發著濃重的文化氣息。應該提及的是,際鑫先生的影響還在于作為教育系統的領導,曾多次策劃組織書畫展覽及交流活動,并為大學生舉辦講座、傳授專業知識,為推進傳統文化教育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得到了同行及社會的贊譽。
我想,當書界同道和洛陽老家的鄉親看到際鑫這本新作時,一定會感到由衷的自豪。古代不少詩人,為龍門的壯麗風光,為龍門出神入化的石刻藝術,為龍門獨特的人文景觀所吸引,所感動,寫下了無數千古名篇。地靈自然人杰,際鑫先生是喝著伊洛河水、沐浴著龍門的清新之風長大的。他自幼喜愛書畫,后來雖然長期在領導機關工作,但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幾乎把所有業余時間都專注于書畫創作。故鄉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和自己對藝術良好的悟性,使他的書藝日臻精湛。千古名篇與生花妙筆相得益彰。吟詠名篇,對際鑫先生的書藝細加品味,對其格調將有進一步的體悟;欣賞書藝,則更深層地領略詩人筆下的龍門之所以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魅力。朝夕揣摩新作時,一定會對龍門生發出新的親情。我還想,倘若喝著伊洛河水長大的諸友,人人都像際鑫先生那樣,以自己的所長,為家鄉出力,我們家鄉的明天會更加美好,龍門將會更加亮麗。(作者為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著名書法家)(原標題:洛陽龍門展示《王際鑫書詠龍門詩三十六首》 沈鵬題簽 張海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