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洛倉位于洛陽市瀍河回族區瀍河鄉小李村、馬坡村西,是隋煬帝在大業元年于洛陽周邊設置的國家糧倉,其主要功能就是為城內的皇室和百姓供應糧食。洛陽市文物部門在2004年和2009年先后兩次對回洛倉遺址進行發掘勘探,確定倉城四周城墻的準確位置。根據考古人員對倉窖直徑及間距的推算,整個倉城內倉窖數量為300座左右。
據了解,今年年初,洛陽市為了配合大運河申遺啟動對回洛倉遺址的第三次發掘工作。這次發掘的主要目的是,通過發掘研究當時的自然環境、社會生產、生活狀況等,同時通過對倉窖遺跡的形制及布局等特征的了解,為下一步該區域的文化遺產如何保護和利用提供依據,帶動整個隋唐洛陽城遺址的保護。
受洛陽市文物局的委托,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結合隋唐城的總體城市規劃正在設計回洛倉城專項保護展示方案。根據該方案,目前發掘的4座倉窖將被保護展示,在展示方法上,計劃在倉窖上搭建永久性保護房,同時利用文字、圖片等展示方式,使游客對倉窖的整體布局及當時的儲糧情況有詳細的了解。對于倉城內的其它倉窖,設計人員計劃用種植特色植物的方式,將每個倉窖的位置、輪廓顯示出來,使參觀者對倉窖的規模有一個直觀的感受。(原標題:河南洛陽啟動隋代國家糧倉回洛倉保護展示工程)
來源:新華網河南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