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被有著“牡丹”之譽的洛陽籍女畫家吳一,新創作的《盛世之春》剛完筆,就被河北唐山某大型企業收藏,為洛陽的“牡丹畫”進一步打入企業收藏界開辟了道路。
該作品尺寸兩丈四,堪屬大幅畫作,采用的無小稿直接創作法,顯示了深厚的繪畫功力。
吳鐵娥,筆名吳一。畢業于洛陽師專美術系,研究生就讀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國畫家協會理事,中國畫家協會理事,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作品在河南省第十屆、十一屆畫展上獲得三等獎;在2006年中原五省河洛文化書畫大賽榮獲優秀獎;在洛陽市第三屆美術書法藝術大賽上榮獲銀獎等。曾受邀在全國多個城市舉辦過畫展,作品被海內外人士收藏。牡丹畫風獨特,用筆老辣,枝干蒼勁有力,花朵艷而不俗,大家親切稱她為“牡丹”。
洛陽,因人文地理條件得天獨厚,牡丹文化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厚,藝術人才輩出,書畫家更是層出不窮,吳一就是孜孜探索和創造中國國畫藝術者之一。
專家稱,觀吳一的畫,雖非刻骨銘心,但能讓人感觸頗深。她用粗拙的線條勾勒其所摹之物,簡潔明快、靜謐典雅,在“似與不似”之間,給人以一種特殊的視覺美感。如果細看吳一的畫,還透出一股書卷氣,說有點兒文人畫兒的味道亦不為過。
古人論畫曰:“遠觀其勢,近取其質。”一幅畫的“勢”與“質”,歸根結底須從筆墨上來體現氣韻生動。作為一位學院派畫家,吳一特別關注畫面的造型,她以自己經過美術學院系統訓練的造型能力和筆墨功夫嚴謹地描繪著花鳥畫。
吳一認為:以牡丹為對象的藝術創作,和牡丹本身一樣,自古以來,廣受人們喜愛,尤其是牡丹花都洛陽,畫家們得資源便利,習畫者眾多。但有的畫家把牡丹的花瓣畫很散、很開,難以深刻表現牡丹的深層次美感。自己畫的牡丹花瓣以“站立”為特色,花瓣一個個、一層層,向著上方,顯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沖擊力,表現了一種很強的訴說欲,就是要告訴讀者,因“她”的存在春天更美麗、人間更美好。
收藏者認為,縱觀吳一的牡丹畫,寫實與寫意相結合,枝干用筆老辣顯得蒼勁有力,花葉雖不多,但了了幾筆就有厚重感覺,顯示了吳一的筆墨功夫。希望吳一這樣的畫家在未來能繼續畫好牡丹,傳遞牡丹帝都奇韻,為洛陽“牡丹畫”事業的發展,再做出積極貢獻。(時巖)(原標題:畫家“牡丹”畫牡丹“牡丹畫”產業積極做貢獻)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