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施工人員將一個金黃色的天角安放在洛陽白馬寺泰國風格佛殿的頂部,這座象征著中泰兩國佛緣的大殿正式落成開放,為白馬寺這座千年古剎又增添了一道異域美景。
白馬寺泰國風格佛殿位于白馬寺的西南角、印度風格佛殿的北側。一走進這里,記者立即被眼前這一組金碧輝煌的建筑吸引了,尤其是正門前方兩側兩匹高約2米的鎦金大馬,雄健有力,頗有氣勢。
沿大門進入佛殿,處處呈現出泰國特色,處處讓人感受到異域風情。大殿位于整個佛殿的中心位置,圍繞大殿的建筑從西向東依次是兩座僧舍、涼亭(供游客和居士休息的地方)、齋堂、博物館、鐘樓、鼓樓、四面佛等。在鐘鼓樓以東,是一座正在建設中的舍利塔,此外,佛殿還設有接待室等。
大殿占地面積1000多平方米,完全為泰式風格,通體白色,施以金黃色、藍色、紅色等各色彩繪。在泰國工匠的精心設計下,泰式寺廟的重檐、柱頭翹角、山墻裝飾等,彰顯雄奇、精巧的異國情調。
2012年7月21日上午進行的是大殿天角和奠基石的安放儀式。筆者在現場看到,經過數名泰國工匠的配合,一個金燦燦的建筑物件被高高吊起,最終準確無誤地安放在大殿頂部的一角。而后,排列在大殿四周和大殿中心的9個圓形奠基石也被落入事先挖好的大坑內。負責施工的白馬寺工作人員張銀峰介紹,天角和奠基石的安放儀式是泰國的一種傳統習俗,類似于中國傳統建筑中進行的上頂梁等儀式。這個儀式完成后,大殿就算正式落成開放了。
張銀峰說,泰國佛殿的這座大殿建成于1995年,經過10多年的時間,大殿的外觀已經有些破舊。此次擴建,是在原有建筑的基礎上,主要對外部進行翻新,同時將大殿周圍低矮的漢白玉欄桿全部進行更新,在大殿頂部兩側分別外擴1米并進行裝飾,殿前屋檐也向外延展1米多。
張銀峰介紹,對于大殿的擴建和外部裝飾工作,泰國方面非常重視,特意派來十幾名工人配合工作。經過中泰兩方施工人員的共同努力,大殿的擴建、裝修工程基本結束。
白馬寺有關負責人介紹,大殿正式落成對外開放后,佛殿內的博物館、舍利塔也將繼續加緊建設。按照預定的工程進度,博物館和舍利塔將于2012年年底正式完工,整個佛殿的建設工程也將隨之結束。
屆時,這座象征著中泰兩國佛緣的佛殿將完整地呈現在中外游客面前,而這也將離白馬寺要實現的“來到白馬寺,看遍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佛教建筑”的目標又近了一步。(原標題:洛陽白馬寺泰式佛殿開放)
來源:洛陽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