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福展示收藏的保險文化相關的文物
張天福展示收藏的保險文化相關的文物
河南洛陽57歲男子張天福,20多年矢志不渝地收藏建成家庭式保險文化博物館,館藏有保險寓意的實物和反映保險歷史文化沿革的千余件藏品,展現了百余年來我國保險業的發展歷史。據悉,該展館在國內尚屬罕見。
張天福將自家90平方民的房子裝飾得古色古香,館內陳列物品豐富,有保險寓意的古陶器、玉器、銅器、瓷器、家具等吉祥實物,還有保險歷史文化沿革中的相關物品,如報刊、書籍、保險單、股票、月份牌(廣告)、印紙(稅票)、郵品、徽章、火花、門票、宣傳畫、磁卡、書畫、影像等,共十多種門類千余件。按照保險歷史文化的沿革,館內分了8個展區,涉及中國古代保險思想、保險吉祥物、清朝末年萌芽保險、民國時期民族保險、新中國人民保險、改革開放時期保險、保險書畫作品等。
“古人喜歡通過器物來祈福,借以表達一切順利的愿景。”館主張天福指著一個宋代的“風調雨順屏”向記者介紹說:“這實際上反映的就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原始、最樸素的保險理念。”
據了解,張天福1984年開始收藏有關保險的物品。多年的積累,再加上仔細的整理,2011年4月,張天福的保險文化博物館對社會開放。一些清朝、民國期間的珍貴保單被裝裱起來,掛在墻上,但仍有相當一些藏品因無處擺放而尚未展出。
博物館展出一年多以來,有一些保險從業人員志愿來自義務講解,也有許多熱心人士向館內捐獻保險文物。張天福表示,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他還想再對館藏保險文化內容加以精細化整理,同時讓博物館走出去巡展,讓更多的人了解、傳承保險文化、保險歷史。(原標題:河南洛陽男自建罕見保險博物館)
來源:文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