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歲老人為即將消失的村莊“留影”
用一年時間繪制62年前的地圖,下一步還準備撰寫“回憶錄”
□見習記者段偉朵文圖
本報洛陽訊“可能10年,可能5年,或者就是明年,這片村莊就會被現代化的城市取代,我希望給它曾經的模樣‘留個影’。”日前,記者見到了洛陽一拖退休職工秦晉彥師傅,77歲的他通過回憶、走訪、搜集資料等方式,用了整整一年時間,手繪出一張62年前的村莊分布圖。據悉,近年洛陽市開始規劃修建伊濱新區,秦師傅老家所在的村莊也在規劃范圍內。
秦師傅的老家位于李村鎮東柿園村,這張《1950年東柿園村居民分布圖》,主要分為居民居住區、麥田區、柿樹園三大部分。在細節上,哪里是奶奶堂,哪里是祖師廟,哪里有墳地,哪里有石碑、石磨,哪里有柵欄門,地圖里都有標注,就連20余口水井以及通過村莊的道路,圖中都有標注。在居民區的近200戶“民宅”內,每戶戶主的名字都詳細標注……
秦師傅說,如今科技、通訊發達,現在村里的居民分布圖比較好弄,但建國初期這個村莊的樣子并沒有詳細的資料。幾年前,村子被整體規劃進伊濱區建設后,他便起了整理居民分布圖的念頭。秦師傅有記日記的習慣,因此有不少早年的資料,再通過實地走訪、詢問村里老人、查閱各種資料等方式,完善了地圖的內容。當有的住戶名字難以確定時,秦師傅就一家一家上門詢問。經過1年的努力,秦師傅終于手繪出了這幅居民分布圖的初稿。
為了更加“正規”,秦師傅給學設計的外孫女布置了“作業”:將這張圖用電腦繪制并打印出來。近日,地圖被制作出來了(上圖),秦師傅拿在手里愛不釋手。但他同時又有了新的目標:繼續完善這幅圖,并將當年村里的故事寫出來,記錄62年前的民風民俗。秦師傅說,自己的“回憶錄”目前已經寫滿了兩個筆記本,“我寫這個不指望發表,也不指望出名,但一代人的記憶總要有人去記錄,或許多年以后,會成為有價值的資料”。
【鏈接】2007年3月,洛陽市伊濱區管委會成立,2009年1月開始整體代管諸葛、李村兩鎮,2010年10月又整體代管龐村、佃莊、寇店三鎮,現管轄5個鎮、106個行政村,總面積280平方公里,總人口25.5萬人。根據《洛陽市城市總體規劃(2008-2020)》和《洛陽新區建設總體方案》,伊濱區被定位為未來10年洛陽城市發展的主要方向。(原標題:洛陽77歲退休工耗時1年繪出62年前老家村莊分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