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都被挖成“篩子”了
現場找到盜墓者遺留下來的工具
盜洞一個挨一個密集分布
盜洞洞口長方形深約三米
不足仨月挖了55個盜洞
囂張盜墓賊把農田挖成“篩子”了
警方稱將最大限度遏制濫盜事件
新華網河南頻道11月21日訊 大河網報道:20日早上,洛龍區李樓鎮東高村村民致電本報熱線(18837996211)稱,該村東北一處農田又出現了新的盜洞,盜墓賊19日晚上又下手了,此前,這塊農田里已經出現了幾十個盜洞,宛如“篩子”一般。記者走訪發現,這片農田里盜洞多達55個。警方稱,他們已經關注到此事,將最大限度遏制濫盜事件。
探訪:農田里出現55個盜洞
當日上午,記者趕到事發地點,光禿禿的田地里一堆堆的土非常刺眼,每一堆土旁邊都有一個盜洞。“老祖宗的東西都被這些沒良心的盜墓賊挖走了。”63歲的村民高建黨指著一處新鮮土堆憂心忡忡地說,“昨天還沒有這個盜洞,今天就出現了,你看這土還新鮮著呢。”
記者注意到,這塊農田位于東高村東北,整塊農田約500畝,周圍用磚圈占起來,據村民介紹這里要建新農村社區,正在審批。這塊田里共有盜洞55個,集中在南側靠近路邊的位置。
在這塊地里,除了55個盜洞之外,洛陽鏟留下的盜孔更是不計其數。這些盜洞洞口長約1米,寬約0.5米,深度大都超過2米,盜洞一側挖有腳梯,供盜墓者上下之用,在洞底又斜向縱深挖去。盜洞邊留有不少的煙盒、飲料瓶等,還有不少瓦罐碎片。在東北角一個盜洞內,清晰可見有不少青磚和碎瓦片。
村民:盜墓賊晝伏夜出防不勝防
70歲的村民高周水告訴記者,他小的時候這一塊就是良田,也沒有聽老人們說這里有古墓群,但是可以肯定一點,這里是老洛陽城的郊區,聽老人們說古代人死后不允許埋在城內,要埋葬在偏遠的地方,不少有錢有勢的為了距離逝去的親人近一點,選擇埋葬在郊區,于是被盜墓賊瞄上了,所以附近農田經常會出現盜洞。
據老人介紹,這塊地里的盜洞日漸增多,從9月份開始時的三五個,到后來10多個,現在已經有幾十個之多,盜墓賊都是晝伏夜出防不勝防,所以村民們不見盜墓賊只見農田里盜洞增多。
對于盜墓賊如此猖狂,村民給出了另一個理由:這塊地現在都被征用了,村民坐享其成每畝每年1800元的補償款,所以村民也不太愿意多管閑事。如果是農田沒有被征用,各家各戶肯定看管好自己的農田,發現盜洞后肯定會及時報警而且要夜守看護,也不會出現目前農田被挖成“篩子”一樣沒人管。
警方:加大夜間巡防力度遏制濫盜
對于東高村農田被盜挖一事,洛陽市公安局安樂派出所李樓警務工作站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他們已經接到上級部門的指示,下一步將向文物部門通報此事,同時加大夜間巡防力度,發動村民參與巡防,爭取有效遏制住濫盜事件的發生。據該負責人介紹,李樓鎮是盜墓賊經常光顧的地方,他們認為這里地下有古墓,兩個月之前就在穆村抓獲一個5人盜墓團伙,當時警方會同幾十名村民將盜墓賊團團圍住,盜墓賊束手就擒,目前5名盜墓賊已經被警方刑事拘留。“發動廣大群眾參與防范,能夠有效遏制盜墓的發生。”該負責人稱。
洛陽市文物部門相關負責人接受采訪時稱,地下文物主要是以保護為主,對于是否要發掘需經文物部門勘探,如果夠上保護級別,需要報相關部門審批,洛陽地下文物比較豐富,有些甚至要上報國務院審批才行。對于盜挖特別嚴重的,經過勘探夠上級別就要對其進行搶救性發掘,否則不存在搶救性發掘。對于東高村農田被盜挖一事,該負責人稱將盡快派人到現場勘探再做決定。(原標題:洛陽盜墓賊不足仨月挖55個盜洞 農田變成“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