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洛陽 >> 新聞資訊 >> 瀏覽洛陽

圍棋與洛陽——河洛文化

2012/10/11 15:37:41 點擊數(shù): 【字體:


    核心提示

    圍棋是中華四藝之一,與華夏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洛陽、與河洛文化,有著不解之緣。關(guān)于圍棋起源,流傳較廣的有“堯造圍棋”一說,也有戰(zhàn)國時縱橫家創(chuàng)圍棋一說,眾說多與洛陽有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而洛陽歷史上的許多帝王將相、文人墨客,都是圍棋愛好者。他們或以圍棋著書,或以圍棋入詩,留下了一段段千古佳話。

    新中國成立后,圍棋事業(yè)在洛陽獲得長足發(fā)展。截至2012年,由洛陽走出去的職業(yè)棋手已達31名,總段位達123段,先后有20多名洛陽籍棋手入選過國家隊。

    圍棋起源關(guān)聯(lián)洛陽

    圍棋,在我國古代稱為弈。陳毅元帥曾有詩曰:“棋雖小道,品德最尊。中國絕藝,源遠根深。”那么,作為中華四藝之一的圍棋,與華夏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洛陽、與中華民族的根文化河洛文化,又有什么不解之緣呢?

    圍棋起源流傳較廣的有“堯造圍棋”一說,堯舜時代恰好處于“河出圖,洛出書”期間。《周易·系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伏羲依“河圖”推演八卦,后為《周易》來源。大禹依“洛書”制九章大法,錄入《尚書》中的《洪范》。“河圖”上,排列成數(shù)陣的黑點和白點蘊藏著無窮的奧秘;“洛書”上,縱、橫、斜三條線上的三個點數(shù),其和皆等于十五,十分奇妙。而圍棋“局方而靜,棋圓而動,以法天地,自立此戲,世無解者”,同樣奧妙無窮。“河圖”、“洛書”的方形圖案和白點、黑點,與圍棋的棋盤、棋子頗為相似,雖然它們之間有何清晰的關(guān)聯(lián)很難考證,但毫無疑問的是“河洛”二字自古就是圍棋的別稱。明代大學士解縉在《觀弈棋》里就有“河洛千條待整治,吳圖萬里需修容”的詩句。

    春秋時期,孔子曾“入周問禮”,奠定了儒學的根基。這位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雖然對圍棋評價不高,卻也持基本肯定態(tài)度,“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孔子來洛陽曾向老子求教,老子當時在東都洛陽任周守藏室之史,其著作《老子》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后世學習圍棋,亦是求“道”,圍棋場館也稱“道場”,其根源與老子創(chuàng)立的“道學”不無關(guān)系。

    唐代皮日休著《原弈》,他認為圍棋始于戰(zhàn)國,是縱橫家創(chuàng)造的。縱橫家的杰出代表蘇秦為洛陽人,有過一人佩六國相印的風光。他的老師鬼谷子,相傳在洛陽市汝陽縣境內(nèi)的云夢山棲身講學。

    史上名人多好圍棋

    洛陽歷史上的許多帝王將相、文人墨客,都是圍棋愛好者。

    西漢劉邦初定都洛陽,后遷都長安。據(jù)《西京雜記》記載,漢代宮中盛行圍棋,每年八月初四,戚夫人總要陪劉邦下棋。東漢都城在洛陽,東漢的班固不僅著有《漢書》、《兩都賦》,還寫有《弈旨》。《弈旨》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一篇關(guān)于圍棋理論的文章,出自史學家之手,在圍棋發(fā)展史上有劃時代的意義。《弈旨》云:“局必方正,象地則也。道必正直,神明德也。棋有白黑,陰陽分也。駢羅列布,效天文也。”圍棋被當做“象天則地”之物。

    三國時期,圍棋愛好者遍布朝野,《三國演義》、《三國志》中有不少地方提及圍棋。曹氏父子酷愛圍棋,曹操的卞妃有花園叫“棋苑”。曹操不僅愛好圍棋,而且棋藝較高。據(jù)《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記載,曹操與當時的圍棋高手山子道、王九真、郭凱等對局,不相上下,對擅長圍棋的騎都尉孔珪“寵愛有加,每在左右,出入隨從”。魏文帝曹丕借下棋毒殺同胞兄弟曹彰的故事駭人聽聞。南朝《世說新語》記載:“魏文帝忌弟任城王驍壯,因在卞太后合共圍棋,并啖棗。文帝以毒置諸棗蒂中……”

    建安七子之一王粲是個圍棋高手,曾作《圍棋賦序》云“清寧體能,稽漠玄神,圍棋是也”,對圍棋評價很高。《三國志·魏書·王粲傳》說王粲“觀人圍棋,局壞,粲為復之”。作為旁觀者,他能將別人弄亂的棋盤立刻恢復原狀,而且“不誤一道”,傳為佳話。

    西晉以洛陽為都。晉武帝司馬炎嗜圍棋,常在宮中與中書令張華、侍中王濟下棋。《忘憂清樂集》中保留了《晉武帝詔王武子弈棋局》。據(jù)《晉書·杜預傳》記載,杜預捧討吳奏折入宮時,晉武帝正與張華下棋。杜預遞奏折,陳利害,而晉武帝仍埋頭于棋局,不做定論。棋盤對面的張華見狀,起身拱手呈詞:“皇上您圣明神武,政治清明深得人心,國家富有兵力強大,號令一出莫不敢從。而吳國國主孫皓日日荒淫無度,濫殺賢能之才。兩相對比,滅吳根本不需要費多大力啊。”善于納言的晉武帝當即拍板,定下伐吳的計劃,使一直分裂的中國再次得以統(tǒng)一。這個與晉武帝下棋并進言伐吳的張華,就是《博物志》的作者。“堯造圍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圍棋以教之”,即見于《博物志》。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常以圍棋入詩,如比喻人榮辱沉浮,不計較一時一地之句“不信君看弈棋者,輸贏須待局終頭”。他結(jié)交嵩陽劉處士、道人郭虛舟等棋友,“晚酒一兩杯,夜棋三數(shù)局”,甚至“圍棋賭酒到天明”。晚年的白居易歸隱龍門香山寺,自號“香山居士”,和八位志趣相投者結(jié)為“香山九老”,遠離世俗,忘情山水,“送春唯有酒,銷日不過棋”。他不僅棋癮大,而且棋藝高,還頗為自負,以棋高為榮。

    趙匡胤生于洛陽夾馬營,后來做了宋太祖。他的弟弟趙光義后來做了宋太宗。他倆都愛好下棋,趙光義更甚。趙光義登基以后,棋待詔(官名)賈玄與之對局,每次總是不多不少輸一子。一次兩人下棋,第一局,賈玄又輸一子,趙光義警告他說:“再下一盤,如果你還輸,就解除你的棋待詔職務!”這盤棋最后出現(xiàn)“三劫循環(huán)”,雙方都不能退讓,無法分出勝負,按規(guī)則判為和棋。趙光義哭笑不得,只得重開第三局,并規(guī)定如果賈玄贏了,趙光義就賜他緋衣(類似清代的黃馬褂),如果輸了,就把賈玄丟到荷花池里。第三局又是和棋,趙光義說,我讓你子還是和棋,應該算你輸了,于是命人把賈玄扔到荷花池里。緊急時刻賈玄大呼:“皇上且慢,我手里還有一子呢!”賈玄攤開手掌,果然還有一子。趙光義大笑,遂命人賜他緋衣。

    北宋歐陽修寫過《洛陽牡丹記》,有“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的名句。他晚年自號“六一居士”,即“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外加“一翁”,可見其對圍棋之喜愛。理學家邵雍,定居西京洛陽安樂窩,自號“安樂先生”,曾撰《觀棋大吟》,“消長天旋運,陰陽道范圍。吉兇人變化,動靜事樞機”,融入了哲學的思辨和豐富的聯(lián)想。

    重放光彩國手輩出

    宋代以后,洛陽不再是中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飽經(jīng)戰(zhàn)亂的中原名城,直到20世紀60年代才重新出現(xiàn)了圍棋高手。經(jīng)過半個世紀的發(fā)展,截至2012年,由洛陽走出去的職業(yè)棋手已達31名,總段位達123段,先后有20多名洛陽籍棋手入選過國家隊。

    2012年8月,第九屆倡棋杯中國職業(yè)圍棋錦標賽半決賽在洛陽舉行。蒞臨洛陽的兩位中國圍棋協(xié)會副主席引人注目,一位是陳毅元帥的次子陳丹淮將軍,一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原總參辦公廳主任林建超將軍。林建超將軍的著作《圍棋與國家》,入選2012年高考語文試卷(山東卷)試題,引發(fā)廣泛關(guān)注。該文稱:“圍棋起源于中國,是黃河文明的產(chǎn)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飽含著文明母體的基因和特征。圍棋極可能源自上古時期的結(jié)繩而治、‘河圖’、‘洛書’和《周易》,因為其形制、內(nèi)涵與中華文明的源頭相符。”(柳江虹 )(原標題:圍棋與洛陽——河洛文化)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洛陽網(wǎng)-洛陽日報(2012-10-11)
0
相關(guān)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wǎng) 中國網(wǎng)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wǎng) 新華網(wǎng)河南頻道 河南網(wǎng) 河洛大鼓網(wǎng) 河南豫劇網(wǎng) 河南省書畫網(wǎng) 中國越調(diào)網(wǎng) 中國古曲網(wǎng) 博雅特產(chǎn)網(wǎng) 福客網(wǎng) 中國戲劇網(wǎng) 中國土特產(chǎn)網(wǎng) 河南自駕旅游網(wǎng) 中華姓氏網(wǎng) 河南農(nóng)家樂網(wǎng) 中國旅游網(wǎng) 吳氏網(wǎng) 秦氏網(wǎng) 中華舒氏網(wǎng)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網(wǎng)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wǎng) 文化遺產(chǎn)網(wǎng) 秦腔戲曲網(wǎng) 中國晉劇藝術(shù)網(wǎng) 揚州揚劇網(wǎng) 梨園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