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古寨只有幾個老人和孩子堅守記者王亞鴿攝影
張元豐一直熱衷于村里石碑中的故事
馬淑芬老人說不管外面多熱這屋里都涼快得很
古寨全景圖(翻拍)
□策劃經濟文化部執行記者段偉朵文王亞鴿攝影
開欄的話|日前,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公布了首批省傳統村落名錄,全省共320個,其中洛陽市有17處村落入選。
古井老宅,青磚黛瓦,參天古樹……這一消息,也許會讓生活在鋼筋水泥中的城市人,對田園古村產生幾許的回憶和眷戀。古井老宅中,都蘊藏著哪些別致的風情?青磚黛瓦里,又都傳承著哪些古樸的韻味?
對此,大河報記者將統一進行探訪,并“曝光”其中若干村落,為讀者留存它前世今生的光影,并講述不為人知的鄉村秘史……今天,本報推出第一篇——孟津縣常袋鎮石碑凹村……
核心提示|10日,大河報記者來到孟津縣常袋鎮石碑凹村,雞鳴狗吠,瓦缸石磨,確是一幅閑適的田園圖。不過,石碑凹村真正的魅力,在于隱藏在地下數米的清代古寨、雕梁畫棟、古木森森。雖然,這里多數院門緊密,荒廢多年。不過,依然有3位年過八旬的老人,固執地居住其中,守望著寧靜的時光和曾經的輝煌……
田園生活:雞鳴狗吠,瓦缸石磨
探訪傳統村落,從名單公布的那天開始,就放在了心里。在日益喧囂的城市待久了,“傳統村落”這4個字本身,就帶著一種吸引力。怎樣的村落,才配得上“傳統”一詞?
10日,記者出發了,翻過一條很深的溝,走進石碑凹。
一進村,是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五六位頭發花白的老人正坐在樹下閑聊。66歲的井蓮英老人腳邊放著針線筐,邊聊天邊納鞋底,老人說,現在年輕人誰還會做鞋,也沒人會穿手工鞋了,但她老伴還穿,嫌買的鞋穿著不合腳。問及村里是否有古寨子,幾位老人都熱心地指路:“就在村西頭,大著哩!”
一路往西走,很多村民家里都養雞、養狗,雞鳴狗吠反而把村莊襯得更加安靜。老人們在村子的空地上種起了紅薯,這個季節紅薯秧子長得正旺,摘一把,中午做面條或烙菜饃;小孩子們在兩棵大樹間架起大梁,用兩個輪胎和一根麻繩做成秋千,正玩得開心;幾只剛剛學會走路的小羊散養在碧綠的草地中,發出細微的叫聲;土坯房留下斷垣殘壁,隨處都散落著古老的瓦缸和石磨。
好一幅閑適的田園圖!(原標題:孟津石碑凹村:清代古寨藏地下 老人固守百年老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