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新聞資訊 >> 瀏覽洛陽

罕見“佛足跡”現身龍門石窟 人物形象具唐代特征

2013/8/15 10:06:53 點擊數: 【字體:

罕見“佛足跡”現身龍門石窟 人物形象具唐代特征

罕見“佛足跡”現身龍門石窟 人物形象具唐代特征

佛足跡圖像示意圖

  □記者段偉朵文圖

  核心提示|近日,龍門石窟研究院研究人員在東山擂鼓臺辨認出一塊佛足跡圖像碑,這塊石碑被砌在護墻內,外露出3面均刻有佛足印跡,石碑上雕刻人物形象具有唐代造像特征。據工作人員介紹,作為佛教圣跡之一“佛足跡”源自印度,在龍門石窟是首次發現,“佛足跡”石碑上出現形態各異的人物雕像,國內罕見。

  “佛足跡”藏身墻體近期露出“真容”

  14日上午,記者跟隨龍門石窟研究院研究中心工作人員前往龍門石窟東山擂鼓臺。

  順著東山拾階而上,是一座仿古拱門,門上用繁體字書“大萬五佛像龕”6個字,穿過拱門,就到了擂鼓臺,擂鼓臺是東山石窟的三大石窟區域之一,分為南、中、北三洞,這尊佛足跡圖像碑就位于南洞外南側底部。

  “這尊石碑曾經藏身于護墻中,所以直到最近才辨認出石碑上的內容。”龍門石窟研究院研究中心研究人員焦建輝介紹說,擂鼓臺三洞為唐代時期所雕刻,后世在洞外修建了高高的護墻,現存的護墻建于清朝,而這塊佛足跡圖像碑,則可能從那時起就被覆壓于南墻下。

  上世紀80年代,工作人員在擂鼓臺修建文物廊時發現了這塊石碑,但整個碑體都藏身在墻內,只露出北側一面。

  今年四五月份,為了修建擂鼓臺遺址展示中心,工作人員將南側墻體拆除,石碑西側部分顯示出來,石碑材質均為石灰巖,通體泛紅。碑身頂端殘缺,且目前露出的石碑只有西半側,東半側依然藏身墻體。

  石碑露出的三面均雕刻“佛足跡”

  記者看到,碑身露出的三面均以陰線刻出圖像,西面是一雙“足跡”,足跡殘長58厘米,前掌最寬處24厘米,小趾不存,其余存橢圓形腳趾根部。

  怎么判定這雙“足跡”是“佛足跡”呢?“看到這個圓圈形狀的圖案了嗎?這是佛足跡標志,遷輻輪。”焦建輝指著足前掌一個圖案介紹說,根據相關佛經記載,佛有36相,也就是與常人不一樣的地方,其中一相就是足底有遷輻輪,而腳掌下半部分,是一個上半部分為三股叉狀物的三寶標圖案,這些,也是“佛足跡”的特征。

  整個西面刻有一雙佛足跡,不過表面多有風化漫漶。足跡底部兩角各刻一個盤坐的人物形象,頭頂大致與足跟水平,不過,上身漫漶不清,已看不出人物的頭像,北側人物左臂屈肘,手置胸前,坐在一個墊子上。

  北側露出部分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面世,風化也最嚴重,但隱約可以辨認出足跟和腳趾;南側的圖案保存最為完好、清晰,露出的部分也能看出有佛足跡和人物雕刻,碑面底部外角刻一個奔走狀的僧人形象,由于被墻砌護,雕刻細節暫時難以辨識。焦建輝推測,石碑露出的三面為佛足跡以及人物雕刻,而石碑東側暫時還是一個謎。

  石碑人物形象具有唐代造像特征

  據焦建輝介紹,西、南面底端的人物形象具有唐代造像特征。其圖像布局方面,遷輻輪刻于前掌中心,不同于目前所見明清時期佛足跡圖像中刻于整個腳掌中心的形式。因此,擂鼓臺佛足跡圖像碑似為唐代之物,最晚不晚于宋代。

  “佛足跡是佛教圣跡之一,具有免除世人罪惡的意義。”焦建輝介紹說,關于中國的佛跡圖像,一般認為唐初由玄奘、王玄策自印度帶回。在擂鼓臺三洞中,中洞造像題材為禮遷滅罪的“一萬五千佛”;此外,在擂鼓臺建筑遺址出土的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雕刻于唐天祐三年(906年),同樣具有滅罪的功能。“這塊石碑所代表的功能,與整個擂鼓臺的宗教氛圍相吻合。”

  龍門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貴族發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這塊石碑是目前在龍門石窟發現的唯一一塊留有“佛足跡”的石碑,甚為珍貴,研究院在石碑周邊用青磚建起一個保護墻。“‘佛足跡’石碑在全國其他城市的寺院或遺址也有發現,但龍門這塊石碑有很多獨特之處。”焦建輝介紹說,除年代久遠、體量大、碑身多面均刻有佛足跡外,石碑下端雕刻的各種站立、行走或坐姿的人物形象,未見于他處。

  “佛足跡”的來源

  作為佛教圣跡之一“佛足跡”源自印度,《法顯傳》、《洛陽伽藍記》、《釋迦方志》、《大唐西域記》等佛籍中多有關于印度佛跡石的記述,且有“齋日放光”“輪相發光”“放光照寺”“鑿已還平,文采如故”等靈異。關于中國的佛跡圖像,一般認為唐初由玄奘、王玄策自印度帶回。(原標題:罕見“佛足跡”現身龍門石窟 人物形象具唐代特征)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大河報(2013-08-15)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