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金山:拾金不昧還失主 皇帝下旨賜恩賞
2013/10/16 11:33:19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孟津縣會盟鎮有座還金山。起初,該山名為宋家山,關于改名,當地流傳著一個美好的傳說。
相傳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的一天,陜西省三原縣人秦泰從偃師到孟津販賣棉花,他將做生意的本錢170兩白銀放在牲口身上,在宋家山下山時不慎遺失。起初秦泰沒有發覺,直到走了很遠才發現銀兩不見了,便趕緊沿原路返回尋找。尋找未果,他便到處張貼啟事尋找銀兩。
會盟鎮一村民翟世有去地里送飯,路過宋家山的時候看到地上有個布袋,打開一看全是白花花的銀子。吃驚之余,翟世有想到自己曾遺失了300錢就難過得痛不欲生,那么丟失了170兩白銀的失主一定會更難過。
于是,翟世有將白銀帶到附近的地里,等待失主前來認領。可是,他等了很久,也未等來失主。晚上回到家后,翟世有將撿到銀兩的事告訴了妻子徐氏,徐氏十分贊同丈夫的想法,支持丈夫盡快將銀兩交還給失主。
第二天一大早,翟世有匆匆來到街上想打聽是否有人丟了錢袋,恰巧看到秦泰張貼的尋找銀兩的啟事,便趕緊找到秦泰,表示愿意歸還撿來的銀兩,但秦泰必須詳細說明白銀的數量、白銀是用什么裝的以及丟失地點等信息。
秦泰的回答與翟世有撿到白銀的情況完全吻合,翟世有便將白銀一分不少地還給了他。由于啟事上注明,愿意將170兩白銀中的一半贈送給撿到并奉還之人,秦泰便如約拿出85兩白銀交給翟世有,以表謝意。但翟世有說什么也不肯接受秦泰的酬謝,他說:“拾物歸還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況且這又是你做生意的本錢,我是分文不能取的。”
翟世有拾金不昧并拒絕酬謝的事情傳開后,深得村民敬佩。雍正皇帝聽說后贊賞他“拾金完璧”“清廉自好”,并降旨恩賞翟世有。后來,人們在翟世有撿到白銀的地方立了一塊碑,碑上寫著“還金山”,以紀念他拾金不昧的高尚品德。從此以后,宋家山便改名為還金山。 (趙佳 孫順通)(原標題:還金山:拾金不昧還失主 皇帝下旨賜恩賞)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洛陽網(2013-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