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新聞資訊 >> 瀏覽洛陽

和樂書院:始創于北宋 近代發新聲

2013/11/14 10:34:06 點擊數: 【字體:

    核心提示

    和樂書院由宋文定公張齊賢創辦,院址位于今伊川縣酒后鄉酒后村。1913年,和樂書院改為和樂學校,培養出了中國著名音樂家時樂濛等一批革命志士,酒后村也因此成為伊川縣革命的搖籃。

    1 孔鮒講學處 名相辦書院

    和樂書院位于今伊川縣酒后村,由北宋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張齊賢(謚號文定)創辦。

    酒后村古稱海角鎮,位于伊川南部、伊河之濱、九皋山腹地。早在2500年前,該地就因“鶴鳴九皋,聲聞于天”,名揚華夏。秦時,為躲避秦始皇焚書坑儒,孔子九世孫孔鮒背著大批儒家經典,于海角鎮建家廟,塑圣像,教弟子百余人,開伊川教育之先河。

    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辭官歸鄉的張齊賢在此創辦了和樂書院。據《宋史·張齊賢傳》記載:張齊賢原籍曹州冤句(今山東菏澤南)人,三歲時隨父母搬至洛陽。他從小勤奮好學,胸懷遠大志向,非常敬慕李大亮(唐朝開國功臣)的為人,因此取字“師亮”。

    有一年,宋太祖趙匡胤來到西京洛陽。張齊賢以平民的身份到馬前獻策,被召至行宮。據《宋史·張齊賢傳》記載,“齊賢以手畫地,條陳十事:曰下并、汾,曰富民,曰封建,曰敦孝,曰舉賢,曰太學,曰籍田,曰選良吏,曰慎刑,曰懲奸”。在這十項事中,其中僅有四項切合皇帝心意,但他固執地認為都很好,惹得皇上很不高興,被武士拉出去;鼐┖,太祖對其子說:“我到西都,僅得到一個張齊賢罷了。我不想給予他官爵,以后可以讓他輔佐你任宰相。”

    太宗繼位后,張齊賢被任命為大理評事通判衡州。此后,他又相繼出任轉運使、樞密直學士、右諫議大夫、樞密院事、左諫議大夫等職,直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司空。

    張齊賢不僅在政治上有所作為、軍事上屢建奇功,在文學上也頗有建樹。據有關史料記載,辭官歸鄉后的張齊賢回到洛陽,住在唐代宰相裴度(公元765年至公元839年)留下的莊園——午橋莊。他每天看松竹,聽琴音,與文人雅士飲酒作詩,自得其樂。

    在此期間,他還創辦了和樂書院。據《伊川縣志》記載,張齊賢不僅延師講學,還親自授儒學和理學,為伊洛地區培養了不少人才。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張齊賢逝世,和樂書院停辦。

    2 改為新學堂 革命發新聲

    和樂書院停辦后,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直到1913年,才重新為人們所熟知。

    這年,時任河南省參議、開明鄉紳時均膏,在和樂書院舊址創辦了和樂學校,并邀請武漢大學、山東大學等校畢生的高才生來這里任教,培養了大批人才。同時,作為伊川縣第一個中國共產黨黨支部的誕生地,該校還是伊川革命的搖籃。

    “和樂”在伊川之所以能成為“革命”的代名詞,地下黨人謝中峰(原名華夫,酒后鄉有方村人)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14歲時進入和樂學校學習,1932年在和樂學校建立了伊川縣第一個中國共產黨黨支部——酒后黨支部。

    據有關史料記載,謝中峰建立的酒后黨支部包括了進步師生楊欣齋、王亨靈,其中由楊欣齋擔任書記,后又發展了何會文、趙志奇、許祝三、任天民等教師為黨員,以和樂學校為基礎吸收了一些積極、活躍、進步的學生,利用組織公開宣傳馬列主義等革命理念,同土豪劣紳展開斗爭。

    1934年10月,謝中峰又以酒后黨支部為基礎,在和樂學校成立了中國共產黨伊川中心縣委,領導嵩縣、伊陽(汝陽的舊稱)、登封、宜陽、臨汝等各縣工作。在中心縣委中,楊欣齋擔任書記,何會文、趙志奇、任天民、杜紹杰、翟盤石、牛君仰、許祝三等同志分工負責開展地下工作,發展了張子杰、金如玉、申尚志、張思賢、劉景熙、溫德慶、路玉吾等20多人為共產黨員。

    在積極傳播革命火種的同時,和樂學校還培養出了大批人才。1920年,和樂學子趙漢鼎同周恩來、陳毅、鄧小平等一起漂洋過海,赴英、比、法勤工儉學;1938年10月,音樂才子時樂濛考入延安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向呂驥、冼星海等人學習;1939年夏,時廣源同著名音樂家冼星海一起在延安譜寫了慷慨激昂的《和樂校歌》,喚醒民眾,救亡圖存。

    相關鏈接

    南宋后期中國書院走向成熟

    經過一波三折,誕生于唐代的書院于南宋后期發展到了最高峰。南宋后期中國書院走向成熟的標志是:

    第一,書院各項工作規范化。首先,書院的建筑格局基本定型,一般由講堂、齋舍、先賢祠堂、藏書樓和倉廩廚房等組成;其次,書院活動規范化,一般包括學術研究、講學傳道、收藏圖書、刻印圖書、祭祀圣賢和經營學田等六大相互關聯的“事業”;再次,書院職事分工明確,組織管理隊伍漸趨完備。

    第二,書院祭祀對象個性化。北宋時書院的祭祀對象主要是儒家先賢,到了南宋,書院祭祀的對象日益多樣化、個性化,在祭祀至圣先師孔子的同時,還祭祀能夠象征本書院學術淵源與特色的人物,如二程等。

    第三,書院教學方式多樣化。南宋時,書院的教育功能也被強化,教學成為書院的一項重要工作,不但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及相互啟發,還開展不同層次的講學活動,教學方式日趨多樣化。(春暉)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洛陽日報(2013-11-14)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