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至7日,在洛陽會展中心舉辦了第二屆河洛文化大集。作為第36屆洛陽牡丹文化節的主體活動之一,本屆大集由河南省文化廳、洛陽市政府主辦,市文廣新局承辦。大集按照展位分明、特色集中的原則,安排主展區12000平方米,設281個國際標準展位,17個特裝展位,打造200多米特色仿古街區,314家文化企業和非遺項目參與。重點打造144平米的河南特裝展示館、洛陽知名產品特裝展示館,組織全市十多個縣區打造特裝展示館,集中展示地方特色文創產品,成為大集的亮點。
本屆大集包括開幕式、文化消費論壇、項目推介、非遺項目交易、廣場文化月匯演、民俗節目展演等內容。木活字印刷術、唐三彩燒制技藝、聶麟郊膏藥、吹糖人等非遺項目,以及手繪包袋、創意剪紙等文創產品紛紛亮相。組織河洛大鼓、河南墜子、洛陽曲劇,以及二鬼摔跤、皮影戲等戲曲、民俗表演,參加演員500多人。大集還邀請省轄市、洛陽各縣(市、區)文化產業負責人100余人參加文化消費論壇,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賈旭東教授作了題為《文化消費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演講,重慶市、牡丹江市、洛陽市文化產業領域的領導圍繞“探索新時代文化消費新模式”主題進行了交流探討。
本屆展會四天時間共接待觀眾8萬人次,拉動文化消費600多萬元。中國文化報、河南日報、洛陽日報、洛陽晚報、洛陽電視臺等20多家主流新聞媒體對大集盛況進行了宣傳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