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酒是杜康發明的,曹操不就有詩“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嘛,但你們知道杜康是如何做出第一壇酒的嗎?傳說,有一年秋天,高粱豐收,杜康把砍下的高粱垛在場里。一個雨后的中午,杜康從田里干活路過,又渴又累,就在高粱垛旁邊的水坑里喝了點存下來的雨水,順勢靠著高粱垛歇息,他想歇會兒再回家。可能那高粱已經發酵,杜康喝完后便沉沉地睡去,而且做了一個夢。他夢見一位仙翁飄然而至,杜康忙上前施禮,仙翁告訴他:“你喝這個可不行。因為你的勤勞和寬厚感動了仙界,我是專門來點撥你的。你聽我的,就可以釀造出人間的瓊漿玉液。”杜康忙說:“多謝仙師指點。”于是仙翁告訴他:“明天酉時,你到村西的小河邊取一碗水,等三個路過的人,分別向他們每人取一滴血,滴在碗里,而后弄一口大缸,取新下來的高粱如何如何……”杜康醒后似乎恍然大悟,便按仙翁指教于第二天酉時來到村西小河邊。不一會兒,走過一位書生,杜康上前施禮后向他說明了仙師的吩咐,書生還有幾分膽怯,但躊躇了一會兒還是讓他取了一滴血。又過了一會兒,過來一個俠客,杜康又向他說了仙師托夢的經過,俠客一聽便很俠義地取出短劍往手腕上一劃,一滴鮮血立馬滴到了杜康的碗里。杜康繼續等待,他在等第三個人取第三滴血。但等了很久,就是沒人經過,眼看就要超過時辰,杜康著急得東張西望,突然他看見不遠處的墳堆上躺了一個傻子。情急的杜康來不及多想就走到傻子身旁偷偷取了他一滴血。回到家里,杜康按仙師托夢繼續忙碌,真的做出了一種液體。他一品嘗,果然回味悠長,沁人心脾。因為是酉時取的三滴血,杜康便在“酉”字的左邊加了三點水,給那種液體取名“酒”。當時還念“you”,后來念轉了,念成了“jiu”。再后來又發現了酒的另外一種特性:人喝得少時,都會彬彬有禮,甚至吟詩作賦,抒發情懷,這大概是文人之血在起作用;喝得多了就不再文氣,而是幾個人碰著杯子甚至瓶子,“喝、喝、喝”地叫個不停,這是武士之血在起作用;再喝得多了,就會像傻子一樣躺在地上吐白沫,這就是傻子之血起作用了。
沒等我還講完,岳父就放下筷子離席而去了。從那以后,岳父再沒讓我看見他喝醉過。【原標題:酒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