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青要山,峽谷最高處的和合塬石陣為我們講述著古老的傳說:炎、黃、蚩尤三首領先戰后和,在此以巨石陣為祭壇,向天盟誓,永結友好。此時的石陣已是掛甲言和的將軍,威武風范尚存卻溫和可親。
匆匆轉身,步上石階,跳躍而下,我已撲入綠的懷抱。石徑在腳下延伸,我們進入了峽谷的“序言”部分。狹窄的巖澗中生長著楸樹。它們軀干筆直,木質堅硬,聽說先人曾拿它們做船上的桅桿。
到谷底時,已是下午三點,頭上直瀉而下的陽光讓峽谷所有的綠都閃著亮光,所有的石崖都面色羞紅。野花開在崖壁上,大大小小的紅巖石紋理清晰,靜臥在河床中。
谷中,水是唯一流動的線,順水而尋,我看到雙龍峽,抬頭看峽,峽壁陡峭,橫紋千層,名曰“千層書”。站在幾百米高的“巨書”前,我真想翻開這些“書頁”,看看里面有怎樣蕩氣回腸的故事。
細水南流,逐漸成潭。從梅花溪到白龍潭,從千尺屏風到一線天,U字形峽谷愈來愈險,而幽隨險生,奇秀之景也矗立眼前。峽壁斷處,林木蔥蘢,錦屏飛瀑,流水串珠,響亮的水聲匯聚成歡快的歌詠。生命的激情揮灑在峽谷里演繹得太生動。
步入聯珠峽景區已是下午五點多,這里依然陽光燦爛,碧草如茵,野花芬芳。花草不是這里的主題,沿水之靈動去一睹稀世之景才是快事。
看畫廊湖吧,畫廊湖是人工湖,但借了大自然的造化,兩岸植被多樣,色彩豐富,似彩繪走廊。
武羅三潭也在深峽中等我們,路為半壁棧道,凌駕于潭水上,緊貼著紅色砂巖。我手扶棧道柵欄,彎腰探身一睹武羅三潭的神秘,竟忘記了恐高。
走出聯珠峽景區,已暮色四合。千峰疊翠的群山,正慢慢沒入淡淡霧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