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八小景”之石林雪霽(上)
演員文章自認出軌,女粉絲們傷心欲絕,搶著在微博里譴責他,都說從此對男人失去信心,對愛情,甚至對世界,都感到悲觀。
悲觀者的眼睛里看不到希望。洛陽的春天這么美,悲觀者只看到霧霾和沙塵;冬天就更不用說了,冷風刺骨,簡直令人絕望。
樂觀者恰恰相反,掉到溝里還有興致仰頭數星星。
第一個發現石林雪霽的人,一定是樂觀的。所謂石林雪霽,通俗一點兒理解,就是白雪茫茫的石頭山。別人畏懼的寒冷孤山,在這人看來,卻是山覆白雪、石罩華光的脫俗美景,這得有多好的心態啊!
在洛陽八小景中,石林雪霽大概是保存得最完好的一處。只要山還在,只要雪還下,它就可以繼續留存下去。
那山,位于洛陽城東南,歷史上曾叫玉泉山、石林山、大石山,現代人稱它為萬安山。沿伊濱區李村鎮鎮政府東邊的鄉道向南直行數公里,即可到山腳下。
這幾天,上山的人非常多。“三月三,去上山”,李村鎮人對萬安山有感情,一年要上三回山:除了農歷三月初三,農歷六月十二、九月初九也爬山。
老輩人上山,好揣倆煮雞蛋,半道上解饑。過去,他們甚至還會捎兩塊兒磚,支援山上修廟。
萬安山半腰有白龍潭,潭邊有白龍祠,當地人稱白龍廟。我和驢友們周末去過那兒。那廟古舊得有些破敗,廟旁豎著幾塊清代古碑,字跡難辨。據說不遠處還有玉泉寺舊址,不過荒草離離,沒啥看頭。
山頂上有個祖師廟,燒香的善男信女不少。游人們散坐在山石上,看漫山的桃花、梨花、洋槐花,時有嬉笑聲。
春和景明,爬山當然是愉快的,其他季節的感受就不同了。
去年夏天,我爬過萬安山。書上說,夏天爬此山,會有“清涼到此頓疑仙”之感。我只覺得熱,因為山道上的樹被砍伐了許多,無啥遮陰。
秋天涼爽,比夏天略好點兒。冬天我沒去過,不過我的同事張廣英去過。某年冬天,雪后初晴,她去萬安山采訪,說那景色確實壯觀:其他地方的雪都已融化,此山的嶙峋山石上仍有霜雪,在夕陽下反射出層疊絢麗的光芒。
我這同事綽號“女俠”,俠骨柔腸,善于發現人間的美好,所以認可了石林雪霽的美名。不過未必每個人都有同感,也有人對此表示失望。
希望或失望,樂觀或悲觀,與環境有關,也與心態有關。
宋代的慧開禪師說:“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心里亂糟糟的人,哪有心思看風景呢?作者:張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