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秀美山水 >> 印象游記 >> 瀏覽洛陽

法國梧桐愛西苑

2014/6/19 17:50:04 點擊數: 【字體:


    張潔有篇小說《愛,是不能忘記的》。“母親”一生癡戀的人,通過孩子的眼睛出現了——“一輛黑色的小轎車悄無聲息地停在人行道旁邊。從車上走下來一個滿頭白發、穿著一套黑色毛呢中山裝、上了年紀的男人。那頭白發生得堂皇氣派!他給人一種嚴謹的、一絲不茍的、脫俗的、明凈得像水晶一樣的印象……”關于這個男人的描述,馬上使我想起西苑路上的法國梧桐。

     外地朋友來洛,會驚奇地發現,洛陽有一條綠蔭覆蓋的路,路兩邊長滿了高大的法國梧桐(以下簡稱法桐),它就是西苑路。它讓人想起南京中山路,上海淮海路,想起20世紀30年代,很懷舊。

    夏季是西苑路最美的時候,走在這條路上,看不到驕陽,自己卻一點點被染綠。傍晚時分出門散步,一抹青黛橫亙,恍然是“蒼蒼翠微”。

    冬天,落了葉的法桐骨骼清奇,一片片雪花從枝間飛過,一個個鳥窩搭在高高的樹杈上。夜晚,枝干銀白簡約,襯著深藍的天幕,銀粉畫似的。

    只在春末夏初時有些煩人,絮狀物到處飛,如一場毛毛雨,飛到人的眼里、鼻孔里,讓人不停地揉眼睛、打噴嚏。可是,世上哪個物種沒有缺點呢?

    那些法桐高大貞靜,枝葉稠密,浪漫洋氣,有濃郁的大西洋氣息,像一曲交響樂。據說最早的法桐是從英國移來的,種在法國租界,人們叫它“法國梧桐”。

    有一部小說《再見,法國梧桐》,講的是兩個法國人,女人喜歡中文,男人喜歡中餐,他們不約而同來到上海,為了“永遠不會消失的法國情調”,他們把家安在有茂密法桐的街上。可他們發現,中國人沒有宗教信仰,即使吃齋念佛也是出于功利,這是他們不能接受的。最終,他們回到法國,生活在真正的法桐下。

    法桐好移,能很快適應異鄉的土壤,但人不可以,即使習慣能改,但骨子里的文化不好移,終其一生也難更改。

    西苑路上的法桐下,沒有喝咖啡的老房子,卻有一個個小窗口,里面有兩塊錢一杯的鮮榨檸檬汁,有五塊錢一個的麥多餡餅。樹下有熱騰騰的烤紅薯、煎餅馃子、杏仁茶……夏天好多人在樹下下棋,一群群知了、麻雀在樹上飛來飛去,偶爾灑下一點兒液體,滴在那些光膀子身上。歡樂和哭泣,都在樹下。夏夜,曾有穿三點式的女子,在梧桐下飆淚狂奔,引來路人好奇的目光,她一定是受了非常大的刺激。我突然難過起來——可憐的女人,她是誰的女兒,誰的母親,誰的妻子——是誰傷了她的心?!

    西苑路旁有個牡丹公園,柵欄外常坐著一群研究易學的人。我有次經過那里,被人告知:“你七八月要破財!”見我不理,他又喊:“等破財再來。”結果被他不幸言中,等我又去時,卻不見了那個人。我*在一棵法桐上,看風兒翻動片片樹葉,感到人生飄忽迷離,可知,又不可知。

    嚴霜烈日皆經過,次第春風到法桐,我一生的嚴霜春風,都在這法桐下邊,一座舊樓數箱書,幾行法桐,是我紅塵中的家。作者:梁凌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洛陽晚報(2014-02-25)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