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壓五岳,奇冠三山”。這是著名作家李準對老君山·雞冠洞旅游區的總體描繪。
位于河南洛陽西南部欒川縣城的老君山·雞冠洞旅游區,山勢雄奇,霧海青嵐,洞奇潭幽,風光如畫。2011年12月29日,老君山·雞冠洞旅游區成功問鼎國家5A級旅游景區。于是,越來越多的游客把目光投向這片神奇的土地,并徜徉在這多彩、靈動的山水畫卷中。
站在中原經濟區建設和打造洛陽“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的關鍵節點,老君山·雞冠洞旅游區以成功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和創建全國標準化建設示范景區為引擎,優化景區環境,升級和完善服務設施,提升服務水平和質量,加強旅游標準化建設,以大景區概念打造老君山·雞冠洞旅游區。一個全新的老君山·雞冠洞5A級旅游區展現在世人面前。
老君山:
峰林仙境 福地靈山
老君山古號景室山,因道家始祖老子歸隱修煉于此而得名,自北魏建老君廟以來,一直是豫、陜、皖、鄂香客朝拜的中心,老君廟與武當山并稱為“南北二頂”,世稱“南有武當金頂,北有老君鐵頂”,被譽為“天下名山,道教圣地”。
漫步老君山,青松怪石,郁郁蔥蔥,廟宇道觀,綠瓦青煙,散落山間的古文化遺址,仿佛訴說著千年的記憶。青山綠水間,靈官殿、救苦殿、淋醋殿、菩薩殿、道德府、老子文化苑成為了最鼎盛輝煌的道教叢林。
老君山旅游資源種類豐富,且價值極高,98%的森林覆蓋率,使這里每立方厘米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含量高達6萬個,是真正的綠色氧吧。良好的生態環境,使得有超過66種國家級保護植物和31種國家級保護動物在這里繁衍生息。
歷經10多億年的地質演變,這里不僅孕育出了繁雜多樣的自然生態景觀,更衍生出了美學價值極高的地質地貌結構。
老君山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滑脫峰林景觀群,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花崗巖峰林奇觀,獨特的“滑脫峰林”地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評委、中國地質科學院院長趙遜先生評價為“老君山滑峰林舉世無雙”。
國家文物局古建筑專家組組長羅哲文教授贊曰:“天下名山、道教圣地、山景雄奇、生態完美。”
近年來,老君山進行了超過6億元的基礎設施和信息化建設投資。景區建有河南省首條防腐木蔭棧道,擁有省內首條環山水平懸空棧道,擁有省內首個高空玻璃觀景臺和最先進的中靈索道,建成了8800平方米的游客中心……先進的游覽設施,為游客提供了安全舒適的游覽觀光環境。
秀美的自然風光,眾多的文化古跡,每年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人前來觀光,平均每年游客量達到60萬人次。老君山已成為觀光游覽、祭拜朝圣最理想的地方。
雞冠洞:
神奇洞府 絕版石坊
位于欒川縣西城區的雞冠洞,是中國長江以北罕見的大型喀斯特巖溶地貌,形成于8億年前,歷經大自然日夜滴水之筆不停地雕琢,這座以水滴生石之功造就的神奇洞府,呈現出了一幅瀉靈溢韻的“水墨丹青”,被譽為“中國首家龍宮”,有“北國第一洞府”之稱。
天上瓊樓玉宇,本是虛幻,雞冠洞才是人間奇詭華麗的景觀,變幻莫測,美輪美奐。徜徉在雞冠洞令人陶醉的藝術迷宮里,置身瓊樓玉宇、如夢如幻的仙境中,那些神態奇異、惟妙惟肖的鐘乳石雕塑藝術精品,是造物主用神奇之手鍥而不舍地精雕細琢了億萬年才呈現給世人的。“玉柱擎天”、“亞洲第一盾”、“千年一吻”、“一吻千年”、“疊羅漢”、“福祿壽三星石”等景觀,結構玄妙,形狀奇特,世界罕見。
這處巨大的洞穴,是掩蓋在土壤之下巖石的作坊,億萬年的時間將它打磨、雕刻,成就今天的奇觀。那一處處造型奇特惟妙惟肖的石雕,眼前仿佛飛舞著雕刻者窮天地之醞釀的線條。自然界的萬物都是以曲線而各具形態的。群山疊嶂是屹立的曲線,江湖溪河是流動的曲線,萬傾海浪是飛揚的曲線。雞冠洞的景觀,便是山江湖海所有線條的綜合,大氣磅礴,又精巧玲瓏。新華社原社長穆青為雞冠洞題名“北國第一洞”;中國地質學會洞穴研究會會長朱學穩教授作出了“景觀壯麗、堪稱北國第一洞府;成因獨特,正是國內首家龍宮”的權威性評語。
1993年和2006年,中國地質學會首屆洞穴研討會和第十二屆風景溶洞研討會分別在雞冠洞召開,據國內外巖溶地質專家考察比較,雞冠洞巖溶沉積物,不論美學價值還是科研價值都遙居世界洞穴前列。
歷盡磨礪
問鼎5A桂冠
老君山·雞冠洞旅游區成功榮膺國家5A級旅游景區,“5A”夢想終于實現,這標志著該景區服務質量和環境質量提高到了一個新水平,景區品位和對外形象達到了一個新高度。這一榮譽的取得既是充分的肯定,更是有力的鞭策。
老君山·雞冠洞旅游區將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作為品牌再造、品質提升、資源整合、宣傳營銷的重要載體,堅持思想認識、組織領導、宣傳發動、督察落實“四到位”,為5A創建工作構筑堅實的后盾。在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的過程中,景區從大處著手,從小事做起,克難攻堅,大手筆繪制大藍圖。對照國家5A級旅游景區標準,扎實推進5A創建工作。統一規劃、統一宣傳、統一標志,嚴格按照國家5A級旅游景區標準,逐條逐項改造升級、狠抓落實。在老君山·雞冠洞旅游區的創建過程中,欒川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投巨資對公共基礎設施進行了大規模的升級改造,建設了伏牛山欒川游客服務中心、20萬平方米的大型生態停車場和6000平方米的地質博物館,作為游客集散服務中心和公共咨詢服務中心。將老君山至雞冠洞區間的公路改造為六車道旅游觀光大道。建設了高速下站口至老君山·雞冠洞旅游區的八車道旅游迎賓大道……諸多項目的實施,使老君山·雞冠洞旅游區的面貌煥然一新。
在科學規劃的基礎上,老君山·雞冠洞旅游區注重細節完善設施。景區內所有的標志標牌全部按照國家標準用中、英、日、韓四種文字進行了制作;所有進出景區的道路全面硬化、綠化、美化;所有人行觀光步道全部以貼近生態、游客舒適安全為標準進行了環線鋪設;所有休息設施的外觀、顏色、造型全部與周圍環境相協調;所有旅游公廁建設標準達到三星級以上;可以說,雞冠洞景區的一草、一木、一石、一牌,栽什么草、種什么樹、立什么牌,都嚴格按照規劃,結合具體實際進行實施,按照自然和諧的標準進行建設,從而使景區達到了處處是精品、點點有特色的視覺效果。
回首創建過程,老君山·雞冠洞旅游區的建設者展現出的是鍥而不舍的堅強意志和百折不撓的拼搏精神。如今的老君山·雞冠洞旅游區,旅游配套設施更加完善,旅游服務更加人性化,旅游環境更加優化,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都深深享受著國家5A級景區的超值服務。
以旅游標準化贏得未來
為了打造游客最滿意的景區,成功取得國家5A級旅游景區桂冠的老君山·雞冠洞旅游區有了新的目標——加強旅游標準化建設,用標準化塑造老君山·雞冠洞品牌新形象。
為此,老君山·雞冠洞旅游區依托豐富的旅游資源優勢,在項目、品牌、服務等帶動下,繼續優化景區環境,升級旅游服務設施,提升旅游服務水平和旅游服務質量,加強旅游標準化建設,加快旅游業轉型升級。
為了使景區的管理更加科學規范,投資1000余萬元實施了數字化景區建設工程,先后建成了停車場門禁、智能監控、智能廣播、電子門票、LED信息發布、網上預訂等多個系統并投入使用。通過安裝在各景點、停車場以及景區各岔路口的攝像頭,工作人員可以實時了解各景點在任何時間段內的游客流量,并對車輛、人員等進行合理調配,保證游客的安全以及游覽秩序。老君山·雞冠洞旅游資訊網的訂票系統開通,使廣大游客足不出戶,就可以通過上網的方式提前買到景區門票。據不完全統計,有5%的游客是通過網絡訂票的方式購買景區門票的。
老君山·雞冠洞旅游區倡導文明快樂服務,從一言一行,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爭取使每一個游客都能高興而來、滿意而歸。從“不讓一位游客在景區受委屈”到“人人都是旅游環境”,再到“感動每一位游客”,景區的員工始終以高度責任感和優質服務意識,在各個崗位上默默無聞地為廣大游客提供著最細致、最貼心服務。雞冠洞景區在停車場入口處免費給游客發放溫馨提示卡;在游客中心設置有休息長椅、嬰兒車、輪椅、電子觸摸屏、手機加油站、擦鞋機等設施;在救護中心配備了急救設備、急救藥品、氧氣袋、擔架等;在星級廁所專門設置了殘疾人廁位和無障礙通道。從細節入手,把游客身邊的一些小事,當做關系景區形象的大事去做,始終以最美好的形象面對游客,以最貼心的行動服務游客。
老君山·雞冠洞旅游區以旅游標準化為指導,在創建旅游標準化試點單位工作中,使景區的各項管理制度、服務規范形成體系,確保景區各項管理標準更加系統完整、更加科學適用,提升游客滿意度,有效促進老君山·雞冠洞旅游區向標準化、品牌化、特色化方向發展。
老君山·雞冠洞旅游區的旅游核心競爭力和吸引力不斷增強。景區的知名度、美譽度日益提高,游客量正以30%—35%以上的速度逐年遞增。
寶劍鋒從磨礪出。乘著建設中原經濟區和洛陽市“國際旅游名城”的東風,老君山·雞冠洞5A級旅游區將邁向全國標準化建設示范景區的行列。
老君山
品味鐘靈毓秀山水 感悟道家文化真諦
老君山古號景室山,因東周道家始祖老子歸隱修煉于此而得名;是八百里伏牛山主峰,海拔2217米。老君山形成于19億年前的大陸造山運動,造就了其千姿百態、群峰競秀,拔地通天、氣勢磅礴的景觀,塑造了“華夏綠色心臟,世界地質奇觀”的主題形象。老君山集自然景觀與道教文化于一身,山頂景觀密集,美不勝收。
國家文物局古建筑專家組組長羅哲文教授贊曰:“天下名山、道教圣地、山景雄奇、生態完美”。世界地質公園評審專家趙遜院士驚嘆:“老君山滑脫峰林舉世無雙!”
雞冠洞
美輪美奐地下洞府 奇絕天下亙古奇觀
雞冠洞屬天然石灰巖溶洞,地質學上稱其為“喀斯特巖溶地貌”。據專家考證,景觀在8億年前就已定形。雞冠洞洞深5600米,上下分五層,落差138米。目前已開發洞長1800米,觀賞面積23000平方米,共分八大景區,依次命名為玉柱潭、溢彩殿、疊幃宮、洞天河、聚仙宮、瑤池宮、藏秀閣、石林坊。洞內峰回路轉,曲徑通幽,景觀布局疏密有致,鐘乳石、石筍、石柱、石盾、石旗,琳瑯滿目,情態各異。龐大的石琴,以石擊之,可奏出美妙樂曲,裊裊的琴音與洞中地下河的潺潺水聲融在一起,給雞冠洞增添了無窮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