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禁用“洋地名”是文化回歸第一步

2013/10/16 10:54:25 點擊數: 【字體:

    張楓逸

    在北京看到“天鵝堡”、在蘇州看到“普羅旺斯”,已經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了。有媒體隨機選取全國12座城市240個小區,發現1/5的小區在命名的時候,含有外國的信息。明明是中國的建筑,與異域風情毫不相干,卻硬要冠上加州水岸、普羅旺斯等洋名,顯得不倫不類,多少有點諷刺。

    近日,《河南省地名管理辦法》經省政府常務會議通過,自2013年10月15日起施行。辦法規定,賓館(酒店)、商場、寫字樓等大型建筑物及居民住宅區名稱,禁止使用國家領導人名字、外國人名和外國地名做地名。

    對于洋地名的熱衷,不僅是簡單的拉大旗作虎皮,更是缺乏文化自信的體現。在一些管理者看來,用有國際范兒的名字命名,可以提升城市檔次,從心理上縮短與國際大都市之間的距離。而對于一些開發商而言,唯洋地名馬首是瞻的另一面,是對居住文化的迷失。盡管中國傳統文化浩如煙海,有太多元素可以汲取,但一彰顯浪漫,就要用到法國的地名;一突出時尚,美國的地名就成了不二選擇。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是,被冠上了“洋名”的小區,每平方米單價幾乎都在同城市房價的中上等水平以上。仿佛只要沾上一點洋氣,身價立馬就上去了。

    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執行總建筑師劉東衛指出:“洋名小區泛濫是當前特定的社會文化現象,一定程度反映出社會的價值取向和隱藏在其背后的國家文化本體性發生的轉變。”由于西方文化在全球化中占據強勢地位,導致一些國人失去了對自己民族文化和傳統的認同,進而喪失民族自信。立法禁止洋地名,河南并非首例,此前南京、寧夏等地都曾出臺過類似的規定。此舉給洋地名泛濫套上了緊箍咒,理性糾偏的意義毋庸多言。

    地名并非一個枯燥的名稱,而是代表了一種文化。比如,一提到杭州的雷峰塔、斷橋,就讓人想到了白娘子和許仙的故事,一說到西安的粉巷、竹笆市、案板街,就讓人有一種穿越回唐朝的感覺。遺憾的是,這樣內涵深厚的地名被淹沒在眾多毫無品位的地名中。

    洋地名只是地名文化貧瘠的表現之一。除此之外,還有兩種現象同樣值得反思。一是地名雷同、缺乏特色。解放路、人民路、花園路,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在很多城市都能找到。千篇一律的地名和千城一面的城市,都讓人感覺索然無味。二是用數字命名地名。河南信陽羊山新區道路名是在2006年12月公布批準實施的,但對于新八大道、新二十四大街這樣的數字地名,許多當地市民至今還一頭霧水,知道路,卻搞不清楚路名。對于管理部門來說,數字地名或許便于規劃,但其過于強調功能性,喪失了地名應有的文化內涵,也讓公眾難以接受。

    正如河南省古代建筑保護研究所副所長牛寧所言:“如果道路命名者能少一些媚俗、功利,讓城市路名更具文化傳承功能、更加朗朗上口,那么路名在傳承城市歷史發展的作用上將更加明顯。”禁用“洋地名”只是文化回歸的第一步。接下來,更重要的是讓有關部門和開發商對地名文化形成敬畏,通過邀請專家參與、面向公眾征名等形式,從悠久的歷史文化中挖掘因子,讓一個個蒼白的地名鮮活起來,真正成為反映社會歷史的“活化石”。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2013-10-16)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